下半部分講的是 約克大主教 、毛勃雷勛爵 和 海司丁斯勛爵 的叛亂。
上半部分講到 諾森伯蘭 一方戰(zhàn)敗, 海司丁斯跑來報告了戰(zhàn)爭失敗和他兒子 霍茨波 的死訊,國王已派兵來攻打的消息。諾森伯蘭想立刻去報仇雪恨,科爾維爾 勸說他:約克大主教正在以被害死的國王理查二世的名義,把反叛變成正義,征集強大的軍隊開始行動。只要諾森伯蘭和約克大主教聯(lián)合起來是大有勝利希望的。諾森伯蘭乃決定召集眾人,商量自衛(wèi)的復仇計劃。另一方面,在約克大主教府邸
看了一下午,終于看完了。決定把兩部分放在一起評。
說實話,看這部電影的初衷完全是沖著抖森去的,但看完之后,卻不完全是因為抖森才給出這么高的分數(shù)。
對于英國歷史的了解,似乎只是從高中歷史書學到的那一點點,所以很慚愧的說,對于整個英國皇室的歷史幾乎都是空白,幸好在看電影之前還查了一些影評和相關資料。
不得不承認,BBC確實制作精良,而且演員們功力極深,即使是沒露過幾面的配角,那動作,那眼神,都演的恰到好處,再配上莎翁精彩絕倫的臺詞,精致的配樂,堪稱完美。
說到臺詞,雖然沒看過莎翁原著,但從參考的影評來看,絕大部分臺詞都是莎翁原創(chuàng)的,有些古英語,對于現(xiàn)代來說有些晦澀難懂,但韻律和節(jié)奏都極其美妙,詩一般的語言和獨白,真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演員方面,艾恩斯的老國王演的實在是太棒了,把國王的威嚴,對兒子的極端的愛和恨其不成鋼的矛盾心理,刻畫的入木三分,一位君王的更加人性的一面也展現(xiàn)的很好,和兒子之間的沖突那一幕實在是經(jīng)典之極,而臨死前對兒子說的那些話,也體現(xiàn)出一位父親的良苦用心,這確實是只有老戲骨才…
就像不少豆友評價的一樣,這一部的水平不及上一部,不過對影片評分一向苛刻的我還是打了四星,第一個原因是:這也不能怪編劇,莎翁的原著就是這么寫的,福斯塔夫去鄉(xiāng)下抓壯丁、跟夏祿騙吃騙喝的段落實在冗長得令人窩火,BBC本著忠于原著的精神也就只好這么著了。第二:在這部系列劇的宣傳片里見到小本、鐵叔和抖森的身影我就已經(jīng)十分滿足了,所以每一部的評分我都不會低于四星。
不過作為抖森不太腦殘的粉一枚,我還是認為抖森的演技有待提高——當然是說和小本鐵叔他們相比較而言,雖說目前要他達到像小本和鐵叔那樣的高度嫌苛刻了點,但是抖森的演技明顯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對他要求高點也不是什么壞事——尤其他在這一部里并沒有發(fā)揮出他應有的水平。
先是他和波因斯談詩歌談理想談論人生哲學(大霧)的那一幕……咋說呢,人長得帥就是這點不好,每次人家一出場屏幕面前就有成堆的妹子對著依的如花容顏眼放綠光口水長流虎視眈眈,這回搞得人家導演為了造福各位如狼似虎的妹子就直接把聊天的場所設計成了公共浴場了!那場景……就像某位豆友評論的:太…
我不想在這里用太多的筆墨來描述亨利五世,畢竟接下來的一集才是以他為主的傳記。但在這部劇中,與其說他是未來的亨利五世,不如說他是一個尚未清楚明晰自己責任的哈爾王子。因此,我們還是來簡單分析一下哈爾成王的心路歷程。首先,他選擇混跡于市井之間,過花天酒地的生活究竟是為了逃避無聊的宮廷生活還是為將來執(zhí)政增加見聞和經(jīng)驗而有意為之的?我個人覺得二者應該都有一些但后者的比重更大。這樣的經(jīng)歷對哈爾來講更像是一個找自己的過程,他以自己的方式探究肩上背負的責任
前面一大部分講的都是福斯塔夫 最后半小時亨四中風 hal加冕為王才是全劇最高潮 聽到hal成了新王的消息后 福斯塔夫興奮至極 滿以為自己這個新王眼前的紅人也會平步青云 得意地向周圍的人許諾了許多的官職好處 沒想到亨五卻否認了跟他的交情 跟他徹底決裂 不只是他 凡是跟之前不學無術虛度光陰的hal親王有所接觸的人現(xiàn)在都得不到一點好處 反而是隔絕 畢竟現(xiàn)在的hal有責任在肩 他要告別過去 做一個合格稱職的為人民贊頌的君主
抖森是真帥啊 鐵叔演技爆炸 這部劇里每一個演員演技都很棒
【亨利四世:第二部分】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