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到如此流暢動人的史詩電影了,上一次還是在吳天明的《老井》,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覺如此好看如此值得看,故事講得珠圓玉潤甚少晦澀,用樸實的鏡頭營造出史詩般的境界,雖說影片走的是現(xiàn)實主義新浪潮的路,但可以看出在當代文化氛圍的熏染下,影片加入了許多現(xiàn)代性的東西,如格里戈一行五人在巴黎的見聞,用的是動畫風格,顯現(xiàn)出與整體敘述氛圍不搭的碎片感,這個碎片獨立構筑了自己的意義世界,讓人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疏離,表現(xiàn)出后現(xiàn)代主義拼貼的特征,但也就是這個碎片完整了影片的羅馬尼亞風格,沒有讓真實巴黎的聲色犬馬奪去油畫般的布加勒斯特的風采。
一個落魄藝術家,一個商業(yè)大亨,一個交際花,構成了影片的主要關系,圍繞著羅馬尼亞獨立戰(zhàn)爭大片的拍攝,再現(xiàn)了一個風云際會的歷史時刻。影片不是單純的小人物勵志,也不是巴爾扎克式的金錢與情感的較量,甚至可以說影片并沒有將重點放在人物上,格里戈、里昂和艾米利亞在影片里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符號,而被拍攝的電影《獨立戰(zhàn)爭》則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因此從這方面看來,影片更像是為這部無聲電影所作…
意外的好看,又一部自反性的電影。
與《日以作夜》、《持攝影機的人》、《攝影機不要?!?、阿巴斯三部曲等不一樣的是,它不僅僅只關注電影的生產(chǎn)與制作過程,或者僅僅出現(xiàn)攝影機,出現(xiàn)電影導演等。
而是從電影出現(xiàn)時的不被接受到公認電影是一種藝術又到懷疑電影。整個過程是對電影的反思,電影該不該成為藝術?電影和戲劇的關系是怎樣的?電影是一種商業(yè)投資還是一種審美藝術?這都是整部影片所反映出的問題。
坐在電影院里的人看《獨立戰(zhàn)爭》的時候激動的大喊大叫
http://axinlove.com/2009/04/restul-e-tacere/
《Restul E Tacere[別無所言]》電影注解及中文譯名
by @xinl.ve 090415
十分推薦本片,本片劇情和人物分析待續(xù)。
電影注解:
《Restul E Tacere[別無所言]》是羅馬尼亞電影,“Restul E Tacere”自然就是羅馬尼亞語,翻譯成英文是“The Rest Is Silence”,別無所言的沉默。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The Rest Is Silence”轉(zhuǎn)成了“Restul E Tacere”,因為這句話來源于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是哈姆萊特臨終遺言的最后一句。全段文字如下:
Oh I die, Horatio. The potent poison quite o’er-craws my spirit. I cannot live to hear the news from England. But I do prophesy the election lights on Fortinbras; He has my dying voice. So tell him with the occurents, more and less which have solicited. The rest is silence.
注:Horatio[霍拉旭]—— 哈姆雷特大學里的密友。他沒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間的陰謀,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傳聲筒。Fortinbras[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幫助哈姆雷特實現(xiàn)復…
尼爾·加蘭費的第五部作品。它敘述的成熟,對戲劇與電影的驚人融合,對羅馬尼亞歷史的審視,還有一個導演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喜怒的點滴描寫,都使得《余下就是沉默》像一句有力量的話,穿透了觀眾的思緒。它擁有大量出色的幽默片段,但它實質(zhì)是個悲劇,引用《哈姆雷特》就像給電影帶來了一個悲劇的框架。栩栩如生的人物勾勒了《余下的就是沉默》這幅油畫的輪廓,而幾乎無可挑剔的劇本,拿捏得當?shù)臄⑹龉?jié)奏,精美的攝影,自然還有與完美的鉆石相比擬的表演,則完善了該油畫從細節(jié)到技巧的方方面面?!队嘞碌木褪浅聊飞l(fā)了通俗的成分,然而尼爾·加蘭費的才華煥發(fā)了這些成分藝術上的魅力。那么它是否為羅馬尼亞十年來最好的電影不重要,它關于電影這門藝術的思考,洋溢著的對拍攝電影的信心與熱愛,確實有它的可愛之處。
《余下的就是沉默》-或在沉默中爆發(fā);或?qū)⑾г诔聊小??!?br>余下的就是沉默。時光是沉默的;時間是沉默的;生活是沉默的,人們也終將于沉默中爆發(fā)!
我已經(jīng)記不得小時候的羅馬尼亞電影是個什么模樣了,但今天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羅馬尼亞電影是非凡的、真誠的。雖然本片是部長達140分鐘的電影,可當全片最后一張膠片轉(zhuǎn)過大銀幕的時候,你會發(fā)覺它好像才剛剛開始似的。故事在繼續(xù)。。。
該片獲得了2009年羅馬尼亞GOPO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等九項大獎。本片并不是那些主流的商業(yè)影片,只是編劇以及導演想把自己頭腦中的‘沉默’通過膠片釋放出來的藝術。也許電影算不上是真正的藝術,可是它卻真真實實的記述著藝術。我們甚至應該感恩于電影的被發(fā)明。在我們所有人所余下的部分中‘電影’將始終陪伴在我們身旁;如影隨形。
余下的就是沉默,但是我們也許并不沉默!
首先blabla一下影片之外的幾件事。前些天還剛聽同事說當代MOMA不太好進,門禁嚴著吶,里面住了不少明星啥的。沒想到馬上就出現(xiàn)個讓我進去兜一圈的機會。最近沒有把相機天天揣在包里實在是個很大的錯誤。關于活動,一開始只是以試試看的心態(tài)在N久都沒登陸過mtime上點了參加,之后幾乎就把這事兒忘記了,直到接到電話,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好幸福啊…… 竟然就中獎了。在候影等待領票的時候,發(fā)現(xiàn)除了各路主流電影網(wǎng)站和媒體的記者,還有不少外國人。從身邊匆匆路過的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隱約聽見說啥使館工作人員的安排等等,啊哈~ 原來趕上了個大活動啊。之后有纖細的瑤淼主持此次羅馬尼亞影展的開幕活動和中文說得很棒的羅馬尼亞大使致詞,讓我頓時有種嘉賓的感覺,囧,自我感覺太良好了。再有呢就是,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阿德,當年剛剛注冊mtime的時候?qū)λ墙幸粋€膜拜啊,看到真人時覺得像鄰家大男孩…… 一點也不像快要當?shù)娜?>.<
以下是正題——
其實是帶著對羅馬尼亞電影的陌生走進當代MOMA的百老匯電影中心的。知道被抽中觀影之后立…
“余下的就是沉默”極致劇情片 滿載的故事,溢出的情緒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