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吉卜力出品的《回憶中的瑪尼》。很可能這是我今年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圖片1>
男人的心,在廣,在久;
女人的心,在深,在久……
男人想的是:千秋萬代,一統(tǒng)江湖;
女人想的是:這一句,我等了幾世,幾劫……
<圖片2><圖片3><圖片4>
比如:一起劃船,男人看的是水面上的事,女人很可能在想水下面的事。
水上面的事,是用眼看得到的;
水下面的事,用眼看不到,要用心。
<圖片5><圖片6><圖片7><圖片8>
我喜歡用眼看得到的廣遠,
也喜歡用心才悟得出的玄妙。
<圖片9>
酩酩,
孤舟渡紅塵……
《記憶中的瑪妮》是一部關于記憶和療傷的心理片
這是一部關于記憶和心理療傷的電影,奔著故事去看這部片子的人要大失所望了,因為要刻畫人物心理是很難展開太多劇情的。就本片譯名來說,應當體現(xiàn)在“記憶”而非“回憶”?!盎貞洝笔轻槍τ幸庾R狀態(tài)下曾發(fā)生過的事情的回想,而“記憶”,按照弗羅伊德的理論,它的內(nèi)容還可以是潛意識狀態(tài)下的存在,而且通常以夢的形式呈現(xiàn)。根據(jù)本片所展示的情節(jié),小杏柰甚至認為外婆瑪妮是她捏造出來的人物,事實上,瑪妮不僅真真切切存在過,而且完全留在了她的記憶(潛意識)中。
為什么說它是有關記憶和療傷的片子?弄清楚了以下三個問題便明了一切:(1)杏奈是怎么成為一個孤獨內(nèi)向的孩子;(2)外婆瑪妮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她改變的;(3)她的幸福感最后又是如何獲得的。當然,這幾個問題是穿插在一起的,難以截然分開。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確一點,即杏奈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以及她的所有情緒幾乎都與她的早期記憶有關。杏奈之所以表現(xiàn)孤獨內(nèi)向,她的心門之所以向所有人關閉,都緣于她非常早就已記事了。當外婆瑪妮離世,…
看完吉卜力工作室的《回憶中的瑪妮》,很久沒有這么感動過了:里邊有海灣、明信片、屋檐下小鳥啄巢,最令人忘懷的是美如仙境的濕地大房子,一扇朝著湖泊開著的窗里透著燈光,少女瑪妮宛如廣闊濕地中的一葉扁舟孤獨而努力地活著~~看的過程有點悲傷,如瑪妮出身富貴父母卻長期不在身邊,沒有一個朋友、被仆人虐待;杏奈雖被養(yǎng)父母愛著卻老是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養(yǎng)父母是為了撫養(yǎng)金才收留她;瑪妮的女兒因為瑪妮進療養(yǎng)院無力撫養(yǎng)將其從小送到寄宿學校導致性情大變,冷漠自私。而這種種,很多卻是由于誤會,如何讓孩子理解大人的愛與付出呢?……想起我的小寶,如何設身處地地理解小寶眼中的世界,如何了解小寶看待世界、對待親情和友情的方式?畢竟童年的美好,那只是成年后褪去各種負面后的印象,其實童年少年也有顆敏感、孤獨不安的心,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有成長的不安、父母一吵架就怕他們離婚、對自己的不自信、合群的壓力、父母老師責備的壓力和學業(yè)的各種壓力,但正如原著所說的“愛是有魔法的,可以戰(zhàn)勝成長中的一切不安與孤獨”。我決定去整本插畫版的原著來看…
看著有點混亂,越到后面,其實也能猜到杏奈和瑪妮她們的關系,卻沒想到還真是。
在廟會那天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一開始我竟然無法理解。
後來想想,在她那樣的家庭成長,敏感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並且在那個年紀,再加上她在當?shù)乇緛砭团c眾不同(后來才想到這個,混血兒)。
很多心理醫(yī)生絕對會認為她有嚴重的心理疾病,其實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反而如果性格開朗大方隨意,會覺得奇怪,只是心理醫(yī)生沒有換位思考而已,假如能經(jīng)歷她的經(jīng)歷,想必也會感同身受。盡管太敏感,但她往后要面對的也是人際關系
【記憶中的瑪妮】吉卜力還是要講愛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