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they look at you, they want to be you.
When they look at me, they find themselves.
在電影《尼克松》的結(jié)尾,安東尼·霍普金斯看著白宮的肯尼迪畫像,不由生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1960年大選,經(jīng)驗老道的老政客,八年共和黨副總統(tǒng),在電視屏幕前敗在參議員肯尼迪手中,1968年大選時,若不是羅伯特·肯尼迪競選時遇刺,他也無法順利當選。電影中,尼克松只要一有機會,就對肯尼迪,肯尼迪三兄弟,乃至整個來自上流社會的精英分子所表現(xiàn)出切齒痛恨,認為人們討厭他的緣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出身貧寒,仕途燦爛得毫無道理。
雖然奧利弗·斯通以陰謀論撰寫美國20世紀史的精神,延續(xù)《刺殺肯尼迪》一片的拍攝手法,敘述尼克松自大,自私,專橫的政治生涯,但是在影片結(jié)尾處,還是以尼克松的葬禮為切入點,正面承認了尼克松政策對20世紀最后25年美國政治乃至世界政治的影響。結(jié)束越戰(zhàn),樹立中美蘇均勢平衡,尼克松在國內(nèi)沒得到什么好臉,在國際政策上卻能順潮流而動,雖然有很大原因是靠他的國務(wù)卿基辛格。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頓
可能導(dǎo)演太libral,把Nixon描繪成這個樣子。而且對史實也不尊重。越戰(zhàn)的勝利結(jié)束,體面結(jié)束,是當時美國的主流民意,不然Nixon不會以壓倒性的勝利連任,跟本不是什么所謂體制作怪。在林肯像下面Nixon被幾個孩子bs的情節(jié)也很搞笑。Nixon的一生是頑強奮斗的一生。即使水門下臺后也努力著書,留下了偉大的著作。導(dǎo)演對他和歷史沒有任何尊重才拍出這等片子
看過奧利弗斯通的JFK后就被這個所謂越戰(zhàn)憤青所吸引,個人非常喜歡它拍這類片子的手法,和JFK一樣,影片是按照他個人的思路,以一種偽紀錄片的手法來引導(dǎo)觀眾進入他所布置的房間。但是這個房間里的東西又是顯得那樣的真實,讓人覺得這就是肯尼迪被殺的真相,這就是尼克松的生平。
再來說說主演,霍普金斯最經(jīng)典的銀幕人物之一就是漢尼拔了,所以每次看到他出現(xiàn),我總會聯(lián)想到這個集殘酷與智慧于一身的“食人族遺腹子”。他和尼克松的長相差的比較大,但是演繹出來的卻是那么的真實,尼克松沒有肯尼迪那么好的口才和魅力,他習慣在壓力之下滿頭大汗,導(dǎo)演很多次著重的刻畫了這一標志性尼克松窘態(tài)。我引用一位個人覺得寫得很貼切的人的影評
“安東尼霍普金斯演的好極了,盡管長相不是太像,但是他非常出色的演出了一個在黑暗與陽光下的真實的人,他的痛苦,他的矛盾,他的罪,他的好,他的偉大,他的渺小。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圣人。 ”
非常贊同這句話,電影也多次用了呼應(yīng)主題的拍攝手法,尼克松一個人呆呆的坐在黑暗的屋子里,當有人進來的時候
You cannot stop it, can you? Even if you wanted to. Because it’s not you, it’s the system. The system won’t let you stop it.
Then what’s the point? What’s the point of being president? You are powerless.
Because I understand the system. I believe I can control it, maybe, not control it totally. But tame it enough to do some good.
Sounds like you are talking about a wild animal.
She got it, Bob. Nineteen-year-old college kid.
尼克松:When they Look at You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