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as tragedy,second as farce.
模仿《小丑》的政治正確獻禮片,完全不夸張,豆瓣熱評也都提到了這點。主角和菲尼克斯版《小丑》一模一樣,甚至主演本身也有些刻意模仿前者。
在哥譚市,小丑面臨的是原生家庭問題(當(dāng)然,父母有原罪)與——更重要的——黑幫化流氓無產(chǎn)者的躁動。小丑扮演的角色是一個純粹功能性的符號,它只是流氓無產(chǎn)者打砸搶燒、嘯聚成黨的一個契機,他從來都不能、也不可能真正掌握這些帶著小丑面具的人。
而在此片中,反派變成了更溫和
個人評分:8.7
(中度劇透影評)
自從《狗神》空降12月15日后,我就比較期待本片,畢竟這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導(dǎo)演,但看預(yù)告片不太感興趣:狗、爽片、復(fù)仇。這怎么看都不會太好,但看到呂克貝松來杭州路演,那必須去了,于是臨時補了《超體》和《第五元素》(小時候看過)請假來看了這部電影。
根據(jù)內(nèi)地宣發(fā)和呂克貝松近幾年表現(xiàn),我也以為這是部經(jīng)典爽片,但看完20分鐘就明顯感覺這宣發(fā)方向完全錯了(因為主角是殘疾人)本片幾乎是沒什么笑話、幽默元素的,如果狗狗也算的話
燈光亮起,終曲飄散,我用手機辨識,然后重復(fù)播放這首名叫autumn star的結(jié)尾曲,走在零下三十多度的街上,沒有人的街道上燈光閃爍,而我仍沉浸在這部電影中久久震顫,感謝命運讓我在這周末的夜晚,不顧考試臨近卻頭腦空空,不顧工作纏身卻分身無力,只是鬼使神差的一頭扎入離家步行三公里外的電影院,獨自一人在黑暗中時而歡笑,時而熱淚盈眶,因周圍無物的放肆不羈,盡情享用呂克貝松帶來的光影盛宴。
臨近年終歲尾,這部電影順理成章成為今年我看過的最佳作品,甚至說是近些年看過中最好的也毫不夸張
Douglas想要和Selma有平等雙向的關(guān)系,只能得到高高在上的憐憫和單相思使他崩潰。
但是狗不一樣,他對狗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和使役。狗是他的“kids”,狗需要能聽懂,但不需要給反饋,他們要隨叫隨到,毫無質(zhì)疑地執(zhí)行命令當(dāng)打手,復(fù)仇,掙錢,殺人,清理尸體,作雜事打下手,干Douglas干不了或不想干的dirty work,有足夠的智商取悅Douglas但沒有足夠的智商當(dāng)個叛逆的孩子,不能像Douglas反抗父親那樣對Douglas說“我不要你的命令,我不愛同類也不愛你,我愛貓,貓比狗好也比你好”。$#
《狗神》:呂克·貝松鏡頭下的復(fù)雜人性與自我救贖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