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閱讀的《全球書評第3期:伍爾夫的思想撤退》中看到這篇由本片編劇Michael Cunningham寫的一篇名為《伍爾夫,母親,我》的文章。該文清晰解釋了編劇由何想起三線敘事,三線間為何關系,各有何指。編劇身患絕癥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看到朱利安·摩爾扮演的自己,看到孩子對于自己內(nèi)心以及一生的理解也會有所欣慰吧。
我們所有人,在從事日常事務時,我們實際上徘徊于這個廣闊的世界中,并時時刻刻不以我們的存在改變著它。
下為全文:
譯者: zm_1805 原作者:The Guardian
我得事先告訴你,弗吉尼亞?伍爾夫在聚會上是很有趣的一個人。這么說,是因為即使在她過世70年后的今天,人們?nèi)匀怀30阉胂蟪捎膶W界的神秘女士,憤怒且悲傷,從文學史上某個昏暗的角落怒視過來,口袋里還緊緊攥著一塊石頭。
當然,她有過憂傷的時刻。這個我過會兒再談。但是首先我要向不了解她的人宣布,當她沒有沉浸在她陣發(fā)性的抑郁中時,她是一個十分熱愛聚會的人。她可以就幾乎任何話題談笑風生。她渾身散發(fā)著魅力。她對別人說的話很有興趣(雖然我必須承認
一曲女性主義的贊歌——《時時刻刻》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