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主題與配樂都很厚重,一如開頭就出現(xiàn)的那條狗,斷了腿,卻仍要小跑完余生。
看似平淡的故事情節(jié),卻暗流急涌,幾乎,處處是欲說還休的傷與痛。二戰(zhàn)已經結束,但是,一段音樂、一張開門后的面孔、一句同事的玩笑……都會成為種族大屠殺的幸存者們,哪夢魘般回憶的痛點按鈕。就是這種欲說還休的輕輕撕扯,讓幸存猶太人裹著紗布的二戰(zhàn)傷口,一痛再痛。直到幸存者之一在縱火后因負罪自殺,把這種傷痛推向新高度。
于是,在他的葬禮上,原本要念事先準備好的禱詞,卻忍不住:上帝犯了這么多錯
德文原名《 Es war einmal in Deutschland》,直接翻譯成中文可以叫”曾幾何時在德國“,聽名字就知道要說一段歷史故事。
英譯《Bye Bye Germany》,是片尾大家的祝酒詞?!霸僖姷聡?,終于要離開,終于可以離開,是戰(zhàn)后居德猶太人的共同期許,多了幾分完成時的暢快動態(tài)。
內地翻譯成《德國往事》,都說有蹭《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熱度之嫌。不過從德文直譯來看其實貼切,“Es war einmal”正是“Once Upon a Time”。
臺版譯作《王牌業(yè)務員》,重點放在了七人的“職業(yè)”
《德國往事》上帝犯了這么多錯,還要向他禱告?那些欲說還休的傷與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