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是那么一個故事,曾經(jīng)在新聞報道里看過。為了救白血病女兒,母親找到前夫要再生一個孩子。兩個家庭四個人的艱難權(quán)衡,也抵不過母親一往無前的決絕。
劉威葳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女,但她的眉眼和氣質(zhì)在中國女演員里也算得上是獨一份了。一直很喜歡她在表演上的處理,不知本人是不是就是這樣,仿佛樹林里靜靜流淌的溪水,冰涼,清澈,與世隔絕。當(dāng)有天你疲累跋涉至此,會驚訝于眼前,和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不一樣。
十年前的張嘉譯,和現(xiàn)在比,絲毫沒變。我看他才是娛樂圈隱藏最深的那個凍齡蜀黍。
看的成泰燊上一個片子是04年賈樟柯的《世界》,本人泥土氣實在太重,演什么都覺得像個保安,真心不是很喜歡這一掛的,總覺得這個隱忍的老實丈夫總有一天會揮起斧子砍人,這個和演技無關(guān),演員的外形所限吧。
王小帥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青紅、二弟和《左右》,都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和緩慢。不同于緩慢溫情的日本電影,也和緩慢殘酷的賈樟柯不一樣,王小帥的慢是日子,是過了今天明天依然會來的早上的天光夜晚的燈火,你無處躲藏。
生活
看完這部電影的,最大的感想就是:
造個人也太不容易了。
這人工授精該是成功率高的,難道三次還不成的情況下,選擇二個人自己創(chuàng)造,那難度更不是一般的難了,估計和熊貓繁殖一樣的困難了。
看報紙上說真實的故事遠比這個電影更令人傷感,那女人與前夫生了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與那病孩子不匹配,最后病孩子還是死了。
但是又說現(xiàn)在可以半配型,只要有親生父母的就可以,那相對來說是容易多了。
現(xiàn)在醫(yī)院生了孩子,總問你是否要保存臍帶血,以備萬一。一次性要交多少錢,然后每年要交多少錢,一直保存到孩子十八歲。這有用么?也許就像買保險一樣買個放心吧。畢竟誰也不愿意這樣的事輪到自己頭上。
總是這樣,你不想要孩子的時候,一個一個就這樣來了,等你想要孩子的時候孩子遲遲也不來。估計,這也是有配額的,上帝曾經(jīng)給過你,但是你放棄了。
生活中常有一些小概率事件發(fā)生在某些人身上,于聽說的人而言是故事,于當(dāng)事人確是水深火熱的煎熬,每一次抉擇都是負重前行又不得不為之;事不關(guān)己可以高談闊論道德與私德,魚與熊掌孰優(yōu)孰劣,事在己身便只能死守一個信念,顧不得德行與顏面,只有竭盡全力孤注一擲地一搏了。
電影《左右》里劉威葳飾演的母親枚竹就是這個小概率故事的當(dāng)事人。為了挽救患上白血病的幼女,她決定和前夫通過人工授精再生一個孩子,利用新生兒的臍帶血挽救女兒。無奈天不遂人愿,三次人工授精均沒有成功
全片從一輛出租車中往外的鏡頭開始,沒過幾秒鐘便用女主角口中的“左,右”點題。片名《左右》的英文名《In love we trust》,trust有信任, 信賴, 盼望, 希望, 賒賣, 熱望, 切望的意思。怎么理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左右在主人公口里是左右為難的意思。
枚竹與肖路離了婚各自都有了家庭,但有一天枚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孩子合合身患白血病,但他們的血都跟合合不配對。當(dāng)枚竹為了救孩子跟前夫肖路講自己想跟他再生一個孩子用這個孩子的臍帶血救合合的時候。肖路跟枚竹說:“你想想,其他人誰會這樣做?”“那是這事沒發(fā)生在其他人身上。”枚竹說道。我理解枚竹身為母親,愛孩子,這種愛力量是很強的,有著不顧一切的味道。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縱觀全片,兩個男人,一個女人都為她作出了犧牲,兩個家庭瀕臨崩潰。她實施她決定的時候是那么的不依不饒。常掛著嘴邊的是:“我不管她怎么想."而且她前夫,現(xiàn)任丈夫都對她是馬首是瞻。這里面當(dāng)然有孩子的因素。也可以理解。但是枚竹對他們的漠然還是讓我感到不解。她為孩子付出是應(yīng)該的
《左右》是部好片子,小帥是位好導(dǎo)演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