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淚點有時就像笑點一樣很奇怪。朋友淚眼婆娑的向我描述某纏綿悱惻愛情片,我考慮許久還是用面癱臉回應(yīng)她;我為某本書或電影情節(jié)感動得涕淚橫流時,也會收到別人潑來的當(dāng)頭冷水。我不知道《第一次親密接觸》有什么好哭的,高中時代平時看著挺爺們的那幫男生挨個把我的書哭個遍,留在書頁里的各色痕跡可以作證(= =)。我曾為《遠東 朝鮮戰(zhàn)爭》里分析中國志愿軍英勇品質(zhì)的一段話淚濕眼眶,也曾為《建國大業(yè)》里老兵參加閱兵的情節(jié)潸然淚下(喂!這句話還是劃掉吧!會被罵五MAO的!=______=)。
我有三次在電影院嚎哭的經(jīng)歷。第一名當(dāng)仁不讓送給八零后童年必備回憶「媽媽再愛我一次」。昨天看到某個噴子的日記詳細描述了他小學(xué)時因為在電影院沒有隨眾人一起痛哭,而被班里個個女委員排擠沒評上三好的悲催史??磥碚娴臅粝玛幱啊绻?dāng)時我坐他旁邊,我想我是沒空管他的,因為我正忙著哭……俺爹甚至還記得散場后他蹬著自行車馱我回家,我在后座哭著唱了一路世上只有媽媽好……-_-|||
剩下兩次都和一個叫詹姆斯·卡梅隆的人有關(guān)
今年看到的難得好片!
在選材上以小見大,視角獨特,增強了感染力。影片主要重心更多放在了震后的32年上,2條主線的曲折發(fā)展與交匯貫穿始終,帶領(lǐng)著觀眾悲喜交加的情緒。
最讓人難忘的是徐帆的卓越演技,極大提升了整部片的張力。元妮作為核心人物,決定著整個劇情發(fā)展,貫穿始終。而徐帆的表現(xiàn)完全撐起了這個重要角色,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句唐山話都具有說服力!此外,陳道明作為配角人物,慈父的形象也非常生動。似乎很久沒有看到他飾演這類型的角色了。
在主線之外,很多細節(jié)的設(shè)計也可見巧思:唐山與汶川地震的前后呼應(yīng),不但是在情感上的又一次震撼,更為主線劇情的發(fā)展做了交待;而穿插在主線中的如毛主席逝世,高考,下海經(jīng)商,下崗再就業(yè)等小細節(jié)也勾起了很多人對于這32年社會變遷的回憶,有點
雖然影片難免有些缺陷,像是《走進新時代》的時間問題,或者是張靜初的40歲扮相太過于年輕。但都無謂影響這部影片的五星評價!
趕在出差前,攜同全家看了場《唐山大地震》??赐觌娪昂?,兒子問我給這部片子打多少分,我說95分,他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呢?
《集結(jié)號》和《大地震》我都給了五星。我不理解,為什么只要是國產(chǎn)大片人們就超級關(guān)注,而超級關(guān)注的另一側(cè)面就是沒完沒了批評的聲音。誠然,我們的電影還在成長,托廣電總局及其他部門的福,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還不可以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所以,只要是有進步的,我覺得還是需要肯定的。我沒有多喜歡馮小剛,可我認為,《大地震》總是比其他大陸電影要好多了吧?這一年,又有什么國產(chǎn)電影可以值得一提呢?
小孩子沒有太多的感動,他說看到有一個情節(jié)差點要哭了,不過,電影也有逗樂的地方。我和爸爸把他批評了,告訴他要懂得關(guān)心別人。就像那些個太多批評的聲音一樣,都是因為太年輕太輕率,所以想不到珍惜。
仿佛小時候讀朱自清的《背影》,不明白那么普通的文章有什么值得感動的呢?還和同學(xué)給這散文編排了其他的故事。成長后再讀《背影》,才曉得為何朱自清會濕了雙眼。
沒有孩子的人
《唐山大地震》的時間線從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歷經(jīng)32年。讓還是個孩子的方登也已經(jīng)成長為了一個母親。
其實以前在課本上和節(jié)目中也曾看到過地震,只是那時候地震在我眼里在我心中,都僅僅是一種地震災(zāi)害罷了。直到2008年親身經(jīng)歷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地震,什么叫地動山搖,什么叫瞬間讓你家破人亡。
所以當(dāng)《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是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去觀賞這部電影的,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所有的主創(chuàng)都十分的努力,最大可能的為我們還原了地震的現(xiàn)場,只是看完整部電影
“唐山大地震”陳瑾作品,沒哭不代表什么,觸動在細微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