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友2221196002020-09-02 12:59:20
影片很震撼,關乎內心,關乎生命。
我們?yōu)槭裁炊?,而活著又為什么?jīng)歷如此多的痛苦。思想上和肉體上的痛苦,人際關系的糾葛,親情愛情的爭吵。這一切都是為什么?
我想不通,曾經(jīng)想過通過宗教找到答案,宗教能不能回答社會上的事情?
我是應該像shem一樣成家,像ham一樣堅持自我?還是像邪惡的人一樣不顧一切的求生!
誰能給我答案?是影片里充滿愛但是軟弱的母親,還是勇猛武斷的父親?還是無法捉摸的上帝?
我在思想上是痛苦的,焦慮和抑郁的情緒不期而遇
剛才的一分鐘,想起來這部電影,好幾年前,在飛機上看的。為何評分如此之低?在我看來至少該片很好地詮釋了基督教的一個核心教義: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 for they shall see God.
諾亞是上帝使命的忠誠執(zhí)行者,對上帝的托夢深信不疑。在片中,他起碼做了兩個夢(已經(jīng)五年過去了,我的記憶可能不準確)。他把它們看作上帝的指令。
第一個夢:洪水將至,造一艘船,可以載動物,不可以載人(除了諾亞一家)。
第二個夢:諾亞自己在罪惡的人群之中搶食物,如禽獸一樣披頭散發(fā)。
做了第一個夢以后
看Noah的時候覺得劇情有點怪,石頭怪什么的也太扯了吧。。
不過還是被一些情節(jié)感動
比如說Noah一家堅持不吃肉,二兒子在船上看到壞人殺動物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他們是一對的,只有一對,吃了一個另一個就沒伴侶了,雖然他還是吃了。。
動物們單純的接受了上帝的召喚,一對一對的來到了ark上,不爭不搶的待在自己的位置就靜靜睡去,再靜靜的等待醒來。覺得生為一種簡單的動物也是一種福氣。思想簡單生活也簡單,沒有那么多無謂的困擾,全身心的相信,全身心的活下去。
所以覺得還是不應該吃肉,完全不吃還是做不到,但盡量少吃吧。。讓有生命的動物死掉再吃到肚子里覺得好殘忍。。
第一個石頭怪在死掉的時候對上帝說forgive me的時候,就覺得好感動好委屈。watcher要死了,他還心心念念著自己的god,埋怨自己沒完成任務(保護Noah,或者被god遺棄)。
可是最終他的靈魂回家了,其他的watchers也不在畏懼,或者說渴望死亡,因為他們可以結束這種被流放的生活回到家去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家,家也是最后,最安全的歸宿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諾亞方舟:創(chuàng)世之旅》,已成為永不消停的文化戰(zhàn)爭的最新角斗場。上映以來,有關它所引發(fā)的爭議的報道終于快飽和了。
我相信,只需稍微關注這場爭論,就能發(fā)現(xiàn)一個陳詞濫調:保守派基督徒對[請插入流行詞]“很生氣”。不論是格萊美頒獎禮(集體婚禮中有同志新人)、美國藝術娛樂電臺、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從事科學傳播出名的美國天文學家)、圣誕節(jié)、瑜伽、哈利波特(全是巫師啊魔法?。?、天線寶寶(紫色寶寶丁丁是同志),還是現(xiàn)在的諾亞方舟,新聞頭條告訴我們宗教保守派對此很生氣,他們無法淡然處之。
以下則是這個老故事的新表述:阿倫諾夫斯基拍了個關于諾亞的電影;宗教保守派感到憤怒;派拉蒙影業(yè)努力淡化與保守派的矛盾;保守派并不買賬;阿倫諾夫斯基、羅素·克勞還有其他人為電影辯護;保守派怒氣不減;電影上映席卷票房;保守派依然惱火。不論有關這部電影的對話走向何處,制造噱頭的新聞總還是突出保守派對這部“反圣經(jīng)的、異教的電影”的聲討。
公平地說
#影# 《Noah》5/10
好萊塢每年例行都會有幾部星光奪目的福音片,感覺就像是娛樂至死的物慾社會獻上鮮宰滴血的羔羊,畫個十字代表了對過去一年的贖罪,然後該怎麼樣墮落繼續(xù)怎麼樣墮落,反正明年再獻祭品就是了。
諾亞方舟的故事聽爛耳,所以沒有什麼期待,我純粹為了看Emma的??上О?,對人性善惡的挖掘並不適合這種被定性的”歷史人物”。兩面不討好,內外不是人:虔誠的教徒說片子侮辱了諾亞,異教徒的我們看得昏昏欲睡,完全沒有什麼懺悔或啓發(fā)。
故事簡單得無法評論,導演編劇希望加入的家庭感情衝突太過了,讓人懷疑老天爺?shù)降资遣皇窃谒_@家子??如果不是幾個老戲骨,實在忍不到結束。
跑題說一下,人類很喜歡堅信前人寫下來的東西,但毫無批判地接受,歷史已經(jīng)證明是必出問題的:以前有黑暗中世紀天主教壓迫,現(xiàn)在有慘絕人寰的ISIS。信教信的是美德,而不是所謂的宗教代言人。師傅可以帶入門,但修行只能靠自己。為了簡單方便,把對世界的理解和解釋權交給別人,蠢和惡就是一線之隔。
5/10
《諾亞方舟:創(chuàng)世之旅》Mission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