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的自我關注,只考慮自己想法,從不考慮身邊其他人,對別人的情緒情感毫無敏感度也不在乎。
1. 出軌自己閨蜜的男朋友,毫無負罪感。知道自己閨蜜出軌之后,突然化身正義使者,覺得應該要告訴人家男朋友。好在Mindy人間清醒。
2. 人家男生表現(xiàn)的那么明顯對Mindy有興趣,她仿佛一個傻白甜,毫無察覺,且巴巴在人面前現(xiàn),各種戲多。真正的朋友早就偷笑隱身,然后去閨蜜那刺探她的心意,然后策劃要不要送助攻了。
3. alfie公司出事,她有點子解決,可以偷偷告訴男朋友,讓他去說。然而她選擇最出風頭的方式
1. 愛之對稱
我早先覺得Gabriel喝和Camille不合。 一個是家里擁有大酒莊的,想開飯店就開飯店的,繼承人一樣的女兒,一個是諾曼底,法國沒落工業(yè)城市來的男孩。第一次和camille約會在博物館,結果什么也不知道,他求婚前說:你當時對這些作品了如指掌,嚇到我了。
Gabriel這叫什么? 水母勇闖太平洋。他在巴黎從11區(qū)的小廚師做起、而Camille從來沒做過這么窘迫的事情,輕松就可以管理畫廊。而不是像苯人一樣放棄了熱愛的藝術,投身灰頭土臉,嚴肅又毫無生趣的學術
Fuck, this show is so stupid, but I just love the stupid show. When I was in HIT hostel in Auckland CBD, there was a girl from Latvia who really loved watching Netflix and told me about season 3 of Emily in Paris, then I realized that I haven’t been watching Netflix for months, so I started to watch this show again, I really love it, and I basically watched on a table of my first airbnb house in East Tamaki.
雖然這季艾米麗的造型我覺得非??鋸?,到不日常的程度,尤其是和周圍出境的人相比,但是整體劇情居然讓我感覺還可以,雖然仍舊是充滿著美劇慣例的抓馬反轉劇情。
就像吃快餐一樣,美國的快餐真的挺經(jīng)典。
感情生活仍然是我覺得很討厭的部分,我不知道這是屬于法國思想還是美國思想,畢竟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就是他們真的好喜歡“腳踏兩只船”,一個船是現(xiàn)在坐的,一個船是旁邊游的。在中國有個標準的話叫: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畢竟人確實可以同時愛上很多人,只要這種選擇足夠優(yōu)秀和多
劇情很drama,生意成與不成都跟兒戲似的,一句話的事情。感情更drama,隨便那么一眼就分分鐘開始kiss了。Emily的穿著實在太過于浮夸了,每天都像染色版。Sylvie的打扮每一套都很美好高級。最吸粉的角色是Mindy,三觀正,又颯又酷,歌唱得又好。Gabriel一如既往帥出天際。雖然Emily和Gabriel在一起似乎很荒唐,but they are doomed to be together! Sorry Alfie!
也許是沒有什么營養(yǎng)的肥皂劇,但就是忍不住一下子看完一整季。很想要劇中那種步行去上班,周邊都是街坊店的感覺。而且充滿了生活和慵懶。
終于在吃飯的時候斷斷續(xù)續(xù)開始看了,這大概是我這兩年冬天必追的劇了。
其實我覺得《艾米麗在巴黎》第一季的穿搭雖然被長期詬病但至少還有可取之處,但是第二季第三季簡直是無法直視。
就比如第三季金碧輝煌的埃及法老穿搭就讓人視覺上非常不適。
該片在刻畫法美文化沖突以及時尚界一系列人物性格、風格時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例如時尚界刻薄的法國女老板,優(yōu)雅龜毛的性格難以忍受美國女孩粗枝大葉,艷麗俗氣都風格和工作狂般的時間管理方式。我很喜歡光線在描繪法國女性時帶點珠光的感覺
艾米麗在巴黎 第三季:梅利亞·科爾林領銜,狗血,但damn it,是真的好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