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劇情很簡單:彼岸花孢子會讓所有人性的陰暗面被放大,并且生病而死。如果你是完美的好人,你不會生病不會死,但彼岸花會在你身上寄生成長,并繼續(xù)散發(fā)孢子。
所以為了不讓人死,我們面臨三條路。
1.把有彼岸花的人殺掉,花就沒有了,孢子也沒了,周圍的人也就不會被放大黑暗面,不會生病而死。這是殷鳳的選擇。
2.讓彼岸花繼續(xù)生長,所有壞人都會因此而死,世界上只有好人。這是笑人的選擇。
3.被妙先生許諾,殺掉有限的人,就可以救所有人。這是丁果的選擇。
故事很簡單,就是選了三條路的人互相爭斗
有劇透!
1. 妙 的理解與引申:
I 道 (道,可道,非常道)(參看《道德經》)
II “善”與“惡”(或 “利他”與“利己”)的動態(tài)平衡;這種平衡可以是對一個個體或群體的生存發(fā)展而言的。(參看《自私的基因》,博弈論…)
III 當群體的“善惡”失衡后:
a. 殺好人救壞人:過程正義與結果正義之辯 (參看《白色巨塔》…)(丁果的選擇)
b. 殺一救百:功利主義正當性之辯 (參看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殷鳳的選擇)
c. 推翻重建 (參考 我們的歷史…)(笑人的選擇)
電影里關于彼岸花的設定十分含糊,我看的一頭霧水,只能根據(jù)我的推測就行腦補。
彼岸花有兩種形態(tài):生長在千佛洞里的彼岸花無法成熟,是紅色的。彼岸花會傳播自己的孢子進行繁殖,火蟬以孢子為食,所以之前彼岸花并沒有泛濫人間。由于貴族嗜好冰紈玉,人們?yōu)榱素敻徊杉w玉而患上苦寒癥,苦寒癥又需要火蟬蛻來治,所以彼岸花的孢子大量流散人間。
孢子寄居在善人身上生存,只能長在無公害的田里,同時由于它吸食宿主周圍人的善念,所以周圍人更加墮落。不是惡念吸引了孢子,因為孢子壓根在惡人身上無法存活
善惡一念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個人心里都有善惡,關鍵在于自己怎么選擇?;蛟S人生中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對錯,只是一種選擇。殺好人,救壞人。這世間充滿了諷刺,好人自我犧牲,換得壞人性命留在世間貪婪存活。而總有大道之士,于危難時愿意解脫眾生。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因果循環(huán),因果不虛,萬物只有平衡協(xié)調,才得以生生不息。存在即合理,任何東西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有是才有非,有因才會有果,這才是世間。世間從來沒有完全的正義與公平,沒有完全的善良,總有對立面存在。水至清則無魚
人們習慣于找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以往的認知體驗出發(fā),去看新的東西,能得到潛意識中一種熟悉的安全感。
所以很多人看《妙先生》,總是很自然地說起《大護法》。然而,就電影這種藝術作品來說,導演才是它的靈魂(在我國),它代表的是塑造者在自己的認知體驗中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可能它不夠準確,也不夠真實,但它無疑是一個階段內作為創(chuàng)作者個體的一種認知表達。所以,這是兩個導演的兩部作品,它們顯然很不同。
從這個角度來說,藝術只是藝術,它是對現(xiàn)實的關照,這種關照帶著極強的主觀色彩
妙先生:善良從來都沒有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