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排查犯罪嫌疑人時,動機是一個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老特工在局里干了一輩子,薪水應(yīng)該很高;膝下孫兒滿堂;57歲還與妻子保持房事;還虔誠的信仰天主教。都快到了退休的年紀,他為什么還要冒險變節(jié)呢? 難道真是只為了錢嗎?
我想看了電影的朋友可能也遇到了和我一樣的困惑和不解。直到老特工最終被抓住后對同事說了一個詞human ego后,我才明白。你能想象你周圍的同事,局里的每個人都想找出內(nèi)鬼,但這個內(nèi)鬼正是你,這種滿足的滋味不賴吧!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五個境界,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老特工變節(jié)不為名不為利而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他很享受當間諜帶給他的刺激與快感。聯(lián)想到那些連環(huán)變態(tài)殺人犯,這才是最可怕的吧!
“很多FBI探員都結(jié)婚了,而他們的配偶最終也都適應(yīng)了這種生活。朱莉安娜也會適應(yīng)的?!?br>“可我不希望她適應(yīng)?!?br>故事很扣人心弦,22年時光在驚心動魄中度過,這一切,不是我們所能體會的。
另外,很多朋友在質(zhì)疑所謂心理刻畫也就是關(guān)于漢森為什么成為雙面間諜這一情節(jié)上導演的設(shè)計。
其實,除了他們本人,誰能說得清?
是今年上海電影節(jié)的參展影片。影片自身讓我覺得一般般,其中有個情節(jié)挺有趣,就是ERIC準備為申請一臺新電腦填表格時,他的老板讓他直接把走廊上的新到貨拎臺來用。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精神,有點意思。有時候生活確實需要這樣一點調(diào)劑~
影片在曹楊影院放映,那晚特意趕去看,可惜放映水平實在不咋地。好幾個畫面都能看到拍攝時吊在上方的錄音話筒,煞風景!不知是影片沒剪切好
Breach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同樣是關(guān)于間諜,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下場自然是沒什么驚險刺激可言。這片子教育我們虛榮心和自我膨脹是不好滴,是不利于做間諜滴。
我看著片子,掰著指頭來猜測:
一,作雙料間諜的主人公不是什么牛人。他甚至夠不上作intelligent analyst里的牛人。否則22年雙料時光,他居然只提供了那么點情報,只幫助KGB干掉了三個內(nèi)奸。Cambridge Spies里面的人也不全是牛人,但人家能提供原子彈的圖紙,讓冷戰(zhàn)變成了現(xiàn)實。家庭出身果然很重要。
二,F(xiàn)BI的技術(shù)確實不如CIA。他們大概確實在用T3的專線而不是ATM,因為CIA的間諜衛(wèi)星早就可以看到巴格達的報紙上的新聞了,F(xiàn)BI還是要用汽車跟蹤主人公作dead drop的地點。他們連裝個竊聽器都辦不利索。70年代的竊聽器都搞定尼克松了,2001年的竊聽器反倒有噪音?!
三,Spook (MI-5)那連續(xù)劇的編劇弱智。他們應(yīng)該學習這個故事,把Adam寫成三料間諜然后把他爆掉。你說這么一個忽悠人成癮的field officer,在美國,反美國,俄國,中東和MI-5,MI-6這么多角色的牌桌上玩兒了多年
這片子最諷刺的是剛開始雙面間諜教小間諜美國勝利的原因是因為有宗教信仰,可是最后拯救美國免于更多傷害的卻是擁有一顆正直的愛國心但是卻屬于地地道道的非虔誠信教者。
雙面間諜在影片中被刻畫成一個聰明到已不屑于和一幫平庸的同事為伍,只能另謀出路展現(xiàn)其聰明才智,而在這過程中,以藐視他人取得心理滿足的一個形象;此外他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天主教徒,對宗教的虔誠和熱情足以感動身邊所有人。他兒孫滿堂、夫妻生活美滿、到周日去教堂做彌撒、飯前必要禱告,這種種都讓小間諜一開始就直接此而傾倒并且動搖自己的信念,甚至不惜放棄他的特工夢想去抵抗這一卑鄙可恥的監(jiān)視任務(wù)!沖這一點,我只想說,天使與惡魔并存的這種存在是上帝給世人開的最大玩笑。
但凡看過幾部類似片子的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感想,那就是美國的上層人物莫不具有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而且還有強迫癥似的被害妄想癥。愛國主義無可厚非,但是被害妄想癥過度的話就變成一種自高自大了!在我看來,一個國家的特工和特殊機構(gòu)人員大概都是經(jīng)過嚴格的篩選的,政治清白
【雙面特工】老特工為什么要變節(ji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