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迅片尾翻唱的《窗外》,我點上了一支煙。音樂保持了竇唯音樂后期飄逸的本色。像時光。像那些不顧一切的執(zhí)著歲月。
寬松的牛仔褲,男式棉布襯衣,白球鞋。簡單,柔軟,熨貼,隨和,不張揚。臉上的雀斑和盤在腦后的長發(fā),隨意,蓬亂,懶散。這樣的裝束在清晨出門時可以很快的淹沒在人海,沒有一點痕跡。周迅正是用這樣的裝扮,配上了完美的演技,將一切演繹得恰到好處。李米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四年,埋葬的有青春,有幻想,有沒有回應的愛情;剩下的有眼淚,有回憶,有在口中吐出慢慢變淡的煙霧。
少看周迅的片子,但她的演技毋庸置疑。周迅的眼睛依然清澈,她坐在駕駛室里倚著抽煙時眼神迷離,而堅定。透過她的眼睛,我看到了仿佛熟悉的影子。
孤陋寡聞,曹保平是第一次聽說,但劇本和導的水平確讓我耳目一新。片子的小細節(jié)處理得到位得體,且幽默。
電影開始有些做作,使人一頭霧水。情節(jié)的發(fā)展緩慢,剝洋蔥頭一般,一層一層。越到以后,越賺取人的共鳴,乃至眼淚。電影都是最樸實不過的對白,都是默默地為心愛的人做的最樸實的一切
剛在電腦上看完這部今年以來讓我最生氣的片子,簡直爛到讓我齒冷!已經(jīng)快凌晨三點了,真他媽后悔剛才浪費的這一個半小時時間。本來想到豆瓣上看看大家都是怎么罵這爛片的,沒想到我把評論足足翻了幾十頁,竟然全是四顆星、五顆星,到底是我眼睛瞎了,還是豆瓣上的裝B分子們集體腦殘了?
照說人導演也挺不容易的,居然把明星大腕全都忽悠起來,演了一群不知所以的瘋子,講了一個不知所云的故事。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曹保平是誰,剛才百度了一下,貌似是北影的某教授之類的,難道就這破水平?拍電影這活計看來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越明白,反而可能越來越糊涂。照說我自己現(xiàn)在也開始做影視這一行了,也知道大費周章拍個電影確實不容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也不至于到這么瞎忽悠全國人民的地步??!
你說我今年看的《畫皮》爛吧,至少人家情節(jié)流暢;看的《保持通話》爛吧,至少人家場面勁爆;看的《十全九美》爛吧,至少人家無厘頭。可是《李米的猜想》這種爛真的是那種會把我激怒的爛,早就聽說周迅在這片子里面演技不錯,我看了看
聽SIR課堂里的楊導把周迅的表演夸了又夸,于是忍不住刷了一遍。
周迅的表演就不嘮叨了。捋捋片子的故事敘事。
簡單來講,四條線。
第一條主線,開出租車的周迅。任務是找男友。
第二條輔線,方文和菲菲,任務是安排販毒的接頭。
第三條輔線,裘水天,裘火貴,任務是身體販毒。
第四條,調(diào)查販毒案件的張涵予。
片子的關鍵設計核心場景,是毒品交接的立交橋,這個時空把幾撥人都湊一塊了。幾條線在這個時空相交。
周迅送裘水天,裘火貴到立交橋拿飛機票。方文和菲菲開車去立交橋給飛機票
喜歡周迅在電影里的打扮。格子襯衫與寬松牛仔褲。
喜歡里面的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
找了他四年,卻在相遇的時候沒了他的一生。
看到方文的“如果沒有她,我會愛上你”這句,我哭了。
身旁的他并沒有覺得這個片子好看,而我們也就再也沒見過面。
十一點多才下班回家,躺在床上打開電視的時候已是午夜,看見《羅馬假日》的片頭,便看下去,直到凌晨兩點,才含著眼淚睡去。這片子有多老啊,老到赫本和派克都已去了天堂,老到早已記不清看了多少遍,可還是會感動,會流淚,會在那么深地夜里想起愛情的模樣,如同安妮公主最后的微笑,如同喬站在臺下濕潤的雙眼。愛情是不是就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找啊找,卻找不到,就像李米找不到方文一樣。
關于尋找
李米一邊握著方向盤,一邊抽煙,一邊絮絮叨叨地數(shù)落著來信的日期,自言自語揣摩其中的規(guī)律,順便抱怨這個該死的男人,仿佛所有的乘客都是她傾訴的對象,仿佛每個坐在后座的人都可能帶來通達彼岸的訊息。沒錯,她在找人,在找那個曾經(jīng)如此親密,卻忽然消失的男人,在找她腦海里的愛情和幸福。李米把男人的相片貼滿了厚厚的時尚雜志,李米把53封信反復閱讀,斟酌蛛絲馬跡,李米把整個人生變成了尋找的旅途。她不修邊幅,她容易激動,她在四年的能量消耗中變得日漸強大,如同受困的母獸一般。尋找,就是全部的意義,像一根線,牽扯著風箏飄搖,岌岌可危。
“李米的猜想”愛他,所以變得很低很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