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有兩條善惡線,主線是明石副線是北村,相比較而言,懶人覺得北村線更扣題而且更有吸引力。主線明石居然會被復(fù)仇對象同化,懶人只能用莫名其妙,不可思議來形容了。本身明石從善到惡決定復(fù)仇的情緒就不太飽滿,事件沖突對他的刺激和影響也不夠徹底,說白了反而是奈奈在監(jiān)獄里反問明石那一句更有思考性和說服力。
男主角明石幸次因為父親自殺而回到老家,還接手了父親留下破爛不堪的工廠。在廠里遇到北村,他告訴明石做正確事的人死了,可做錯事的人還活著。原來明石的父親涉嫌虛假舉報被告誹謗
影片主題:什么是正確的?自己身處善的一方,還是惡的一方?
回答:保護(hù)重要的人,是正確的。
感想:制作人花盡心思,用心制作的一部影片。但劇情,講故事的方式屬于平庸。部分情節(jié)給人節(jié)奏慢,拖沓的感覺。
優(yōu)點:不少地方的分鏡很美(唯美),音樂(背景音樂)也叫好聽。影片中,主角從事犯罪的過程,鏡頭畫面不斷地穿插兒童福利院的日常,突出日與夜,正確與錯誤,善與惡,孩子們的童真可愛與夜總會艷娘的骯臟感。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感,這里的處理比較好。
女主奈奈:給我的印象不算深
看這部電影的機(jī)緣,是看了山田孝之的紀(jì)錄片(真的紀(jì)錄片的那個),從他一個制片人的角度對這部電影的產(chǎn)生算有一點點了解吧,想找來看看挺期待,上豆瓣看了下評分,就沒抱太大希望。
事實證明豆瓣評分有時候還是靠的住的。
整部片子的總體感覺就是不夠。故事主題倒是被直白的說的很明確,只是故事本身過于雜,情節(jié)的安排沒有把主題很好的表達(dá)出來,也不能給人以感動,讓人感覺只是想要努力的把這個道理說給觀者,所以不惜安排了好幾個角色的死亡,被捕,不同的人物身上發(fā)生著一樣套路的故事
日與夜:信念崩塌后否定的不只是善惡,而是整部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