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qū)故事影評
一開始看的時候就懷著欣賞的目標(biāo),因為老師對這個片子贊不絕口,而且再聽說導(dǎo)演是斯皮爾伯格,就更加期待了,他的很多電影我都很喜歡。
聽老師的介紹說這個片子是表示對過去的懷念和致敬,所以看的第一印象就是場景和人物裝扮都好復(fù)古啊,真的有種那個時代的感覺,結(jié)果后來證明是片子找錯了,是原版,就是當(dāng)時拍的,才明白過來哈哈哈……
從類型上來說,它是一部歌舞片,我看過的歌舞片不算多,除了寶萊塢影片之外,有印象的就只有《理發(fā)師陶德》和《窈窕淑女》(如果《漢密爾頓》也算的話)
一開始以為是個激情快樂的故事,沒想到卻是個因為偏見仇恨而導(dǎo)致的流血事件。
影片開頭,節(jié)奏明快,舞步輕松,就算有小小對峙也覺得很快樂,色彩、音樂、跳躍,一切那么美好,即使背景是那么黯淡的貧民區(qū)。然后,舞會開始了。兩個來自于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幫派激烈斗舞,他們的舞姿激蕩,一如他們的種族偏見在爭斗,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激昂的音樂突然變得低柔,一見鐘情的愛情發(fā)生了。他們彼此眼光纏綿,再也看不見身外的所有東西。不管是他們在瑪麗亞家還有裁縫店的幽會,還是私底下他們各自的歡樂甜蜜的思念都讓人覺得愛情太美好!而且他們會有好結(jié)局,你看瑪麗亞的嫂子不就被她感動了嗎?
然而悲劇還是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其實真的不可避免嗎?我到影片結(jié)束也不能相信。因為清楚記得影片開始那一群“噴射機”少年繞過那個在地上畫畫的女孩,小心的不踩到她畫的大大年輪一樣的畫。他們是善良的,我也以為這部影片會以這樣的善良結(jié)束一切偏見。但仔細(xì)回想,偏見無處不在,而且不以一兩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這是個社會問題
快進著把它看完了,總結(jié)就幾個字:盛名之下,其實難附。
當(dāng)然,喜歡歌舞的朋友看看還是可以的。但是不喜歡歌舞的朋友就不要浪費這個時間了。
說實話,歌一般,舞更爛,六十年代的舞你想能跳出什么花樣來?既沒有古典芭蕾高雅,也沒有現(xiàn)代街舞刺激。也不知這片子怎么得的奧斯卡獎,可能六十年代也就這水平吧,老爺爺老奶奶看的片子了。
故事情節(jié),就是種族沖突,只不過放在一幫小流氓社會垃圾身上,比起現(xiàn)在的Crash來差太遠(yuǎn)了。
再說也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啊,羅密歐和朱麗葉都死了,這片子死的都是男的。搞不懂。
喜歡的朋友,盡管罵我吧。我發(fā)這貼的意思就是提醒一下,不小心慕名而看此片的朋友,也能有個知音,而不是被名片嚇的不敢說話。
一開始的口哨和對莎劇的現(xiàn)代美國化移植和性感的舞步都算是比較成功的。幾只曲子雖然沒有可以傳誦流傳的但也夠調(diào)動一時觀眾情緒了。
不過漏洞還是有的,對于“火箭”“鯊魚”兩幫幫主的刻畫過多導(dǎo)致男女主角性格刻畫不夠立體,兩人的愛情走向也沒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為了給女主角的哥哥加戲集中人物,把原著里羅密歐的父母和““堂兄”(注意原著里是堂兄不是親哥哥)都加在電影里女主角的哥哥上了。這樣可能有利于觀眾注意力的集中。可是在女主角的哥哥被男主角誤殺后女主角的情感轉(zhuǎn)變就很突兀,不但沒有提醒出女主角面對愛情和生死的抉擇反而給觀眾一種女主角沒有頭腦不顧親情的感受(畢竟那是親哥?。?。但是莎劇筆下莎翁給了朱麗葉一大段的獨白深刻描繪出朱麗葉在得知羅密歐殺死自己堂兄的復(fù)雜感情??上щ娪案木幍奶仆涣恕?/p>
西區(qū)故事:向過去、文化和人類最純粹的情感致敬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