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和Hélène本來是一對戀人,后來Jean對戀情漸漸厭倦,在兩人“和平”分手的假象背后是Hélène的復仇之心她首先找到了3年未曾聯(lián)系的鄰居母女,女兒Agnès本是舞蹈演員卻因家道中落而作了舞女,Hélène資助了她們并刻意安排Agnès與Jean結(jié)識,兩人墜入愛河并結(jié)婚,在婚禮上Hélène將Agnès不體面的過去告訴了Jean,Jean痛苦萬分,然而對妻子的愛情終于讓他回到了Agnès身邊。。。
這當然是一部拍的很浪漫又經(jīng)典的愛情片:愛情、復仇、欺騙、背叛、寬恕等等構成曲折愛情故事的元素都有;Agnès雖然淪落風塵卻舉止高貴貞潔,Jean是個花花公子卻從不會毛手毛腳;男女主角總是在雨天相遇;主角們的衣著典雅又精致,身姿婀娜的女主角還會穿著薄紗舞裙翩翩起舞;用柔焦拍攝人物,使主人公的臉龐呈現(xiàn)一種夢幻般的朦朧光暈。
好吧,也許你已經(jīng)看出了我似乎話中有話。沒錯,如果你以Bresson的L'argent或者Au hasard Balthazar的標準來看這部電影,大概就只會覺得老掉牙:那些像舞臺劇一樣的臺詞(還是Jean Cocteau改編的呢)和夸張的表演,浪漫卻不真實的情節(jié)
很多誠實的女孩最后都變成了不誠實的女人,也許我會證實反之也一樣成立。我不值得你靠近我,但請耐心等待,請留給我一點希望,然后你可以評判我的所作所為。如果你能忍受我的存在,我會非常開心,在你家里給我留一角棲息之地,我會毫無怨言地待在那兒。我并不壞,而且我愛你,那是唯一的借口。
布列松的《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根據(jù)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里一個故事改編,臺詞和鏡頭都很棒,充滿詩意。女主最后的這段告白非常美。
雖然一個關于復仇的故事,因為影片happy ending而有點轉(zhuǎn)折過大
【錢】
1983年,布列松帶著他的《錢》,塔可夫斯基帶著他的《鄉(xiāng)愁》,一起去了戛納。當所有人都紛紛揣測兩位大師到底誰能登頂時,今村昌平用《楢山節(jié)考》摘下了金棕櫚,兩位大師共同分享了“最佳導演獎”,連評委會大獎都沒夠上。
于是那一年的戛納,成為歷史上最為人詬病的一屆。自那之后,已經(jīng)80多歲的布列松再也沒能拍出新的電影,《錢》成了他的終作。
《錢》來自托爾斯泰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誠實與欺騙的故事:一個誠實的人活在一個處處都是欺騙的社會里(假鈔其實是欺騙的物化形態(tài)),他的經(jīng)歷和他注定的結(jié)局。在對原著的改編上,布列松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節(jié)制,甚至大部分對白,他都原封不動的保留在了電影里。但這并不意味著布列松只是用膠片翻印了小說,恰恰相反,布列松用影像重建了事實,一個虛構的但卻無比真實的“現(xiàn)實”。他用電影帶領我們走進這個現(xiàn)實,我們是旁觀者,窺視著所有人的一舉一動,每個人都在欺騙,但我們卻絲毫不覺驚訝,也不覺得憤怒,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這就是我們生活著的世界,最后,我們加入,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這就是布列松的才能
布列松的早期作品。攝影機面對這“布勞涅森林”的三位女人,表現(xiàn)的穩(wěn)定而冷靜,劇中人物的感情克制,情節(jié)交代非常簡化,實際上已經(jīng)初露布列松的風格。像這類由階級差異所構成的戲劇文本,在四十年代還是比較盛行,早期的布列松也不能免俗,“全能天才”讓·考克多也作為編劇參與了這一古典主義電影的創(chuàng)作。在這部電影之后,布列松便不再采用職業(yè)演員,也放棄了傳統(tǒng)電影,走向天主教題材的懷抱。結(jié)尾處連續(xù)倒車形成的鏡頭內(nèi)部運動,非常了得。
《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茶花女式的悲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