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富集中的過程中,我們旗幟鮮明地表示,要社會化,不要私有化。那么是誰在搞私有化呢?不是普通老百姓,更不是股份制的推動者,而是當代“紅頂商人”。
當代“紅頂商人”是當今私有化的主體。他們是利用權力進行私有化的,因而有更大的危險性。利用權力進行私有化的形式是:
利用雙軌利益差(價差,利差,匯率差)。由于中國改革是采取漸進方式,必然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新舊兩種體制同時并存。既有市場配置資源,又有行政力量配置資源
紅頂商人胡雪巖:1 識人 施恩王有齡2不計前嫌 給信和錢莊留面子 3 運漕糧一事 直接異地買糧 4 與人方便 與己方便 做生意首先考慮合伙者的利益 考慮尤五爺?shù)睦?5善于抓住和利用小的事情 黃府臺捐餉一事利用信和匯出 令同行不知其深淺6做生意要多交朋友,朋友與自己的利益都相關,生意自然好做7小刀會鬧事仍與洋行交易 別人不敢做的事勇于去做,就成了獨門生意8做生意第一學問是抓住機會,慶勝將戰(zhàn)死將軍的存折兌現(xiàn),贏得許多客戶9做生意總有占一頭,不為名即為利10辦事漂亮,搶到洋槍生意后為了不招忌恨,分了一半給對手11無錢開藥鋪,做好藥找客戶要定金,從而獲取資金開店12 戰(zhàn)亂期間開藥店,戰(zhàn)略眼光獨具,不為利益,只為名聲
胡雪巖在信和錢莊當伙計,有一個人欠了一筆賬,他去追要,這個人被其他上門來追債的人逼到跳河死了,尸體放在河邊無人理會,胡雪巖盤點了一下,他剩余的財產(chǎn)就值10兩銀子,他就用銀子買了棺材,胡雪巖覺得這十兩銀子拿回來也于事無補,還不如給信和掙名聲。
王有齡的上司要求他在短時間內將浙江的米運到江蘇,他很著急,胡雪巖想出了辦法,既然短時間內從浙江到江蘇運不到,不如在上海就地買米運往江蘇。
胡雪巖因為私自借錢給王有齡,被趕出信和錢莊,張大伙當時沒有替他說話,后來王有齡做了官
轉載自: 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919916891247.html
胡雪巖在晚清是鼎鼎大名的紅頂商人,他家資巨富,還被太后賞賜了黃馬褂,他經(jīng)商的能力確實很強,還精通人情世故。 ……
雖然他是一個商人,但他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自己的經(jīng)商之道。盡管最后的結果不好,但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身穿黃馬褂,頭戴紅頂子的商人。
在財富集中的過程中,我們旗幟鮮明地表示,要社會化,不要私有化。那么是誰在搞私有化呢?不是普通老百姓,更不是股份制的推動者,而是當代“紅頂商人”。
當代“紅頂商人”是當今私有化的主體。他們是利用權力進行私有化的,因而有更大的危險性。利用權力進行私有化的形式是:
利用雙軌利益差(價差,利差,匯率差)。由于中國改革是采取漸進方式,必然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新舊兩種體制同時并存。既有市場配置資源,又有行政力量配置資源
紅頂商人:胡雪巖:當代“紅頂商人”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