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諜影重重4》就知道,以前給嫌疑人打4?是打低了。大背景下南北分立的政治格局使得韓國電影自帶三分悲哀,生離死別或是浴火重生都無法抹去南北朝鮮的烙印。韓國都市叢林燈紅酒綠,朝鮮餓殍遍地,民不聊生,社長關(guān)于蕎麥的對話非常牽動我,蕎麥頑強生長,無論荒地還是干旱都能帶來食物給百姓,他永遠懷念著北方的親人,誰又不是呢?走的再遙遠,分開的再長,故鄉(xiāng)的麥田、妻兒,還是每每讓我們午夜夢回,所以影片最后的公式橋段,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嫌疑人X的獻身》根據(jù)著名的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改編,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中日韓三個版本的電影作品了,沒打算做一篇對比分析影評,今天選擇講解的是韓國的方銀振導演的《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作品頂著原著光輝下的壓力,在尊重原著精神基礎上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的部分改編。《嫌疑人X的獻身》是以湯川學為主人公的伽利略系列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東野圭吾的集大成之作。在四次止步于提名后,東野圭吾終于憑借這部作品,獲得了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獎。這部作品還是日本“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06
《諜影重重》系列無疑是新世紀最受推崇的間諜電影,刷新了此前人們對于諜戰(zhàn)動作片一成不變的印象,開創(chuàng)了一種嶄新的風格,也很自然地引來許多跟風者,連間諜領域執(zhí)牛耳的007也無法擺脫其影響,大走冷硬風格的重啟之路。在大批模仿者中,擅拍南北諜戰(zhàn)的韓國電影人從《諜影重重》取經(jīng)甚多,凌厲不花哨的格斗,眼花繚亂的剪輯,樸實無華的間諜技巧,鼓點急促的配樂等元素越用越頻繁,筆者一向?qū)n國諜戰(zhàn)片青睞有加,多年來凡有此類新片一部不漏,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沒有一部能像《嫌疑人》這樣大規(guī)模地“致敬”《諜影》。
先看主角身份,和伯恩一樣,孔侑飾演的池東哲作為北逃者,主動退出特種部隊,隱姓埋名一心追求私人目的,這和伯恩脫離殺手組織不無相似;兩人都在世界各地執(zhí)行過冷血的殺人任務,且在影片中都是閃回略寫,但仍足夠強調(diào)雙方是精英中的精英;本片和《諜影》在敘事上都將主角塑造為三十多歲年紀,相貌并不突出,沉默寡言的大酷哥,都受過殘酷的“水刑”,其身份背景、案件前因后果,基本靠調(diào)查的第三方之口道出。
這部電影光是選角就讓我非常喜歡,孔侑大叔的形象超級貼合一個冷面殺手和鐵血柔情的結(jié)合體,演技也是超棒,完全把妻子被殺時的絕望與憤怒、尋找女兒的決心與擔憂、女兒被找到后的溫柔刻畫的淋漓盡致。在這部電影中,還包含了超多的動作戲,孔侑大叔的打戲也是超酷,整部影片情節(jié)緊湊,激動人心,最后找到女兒時孔侑大叔的笑真的超級溫暖,超級感人,總體來說,超級棒?。。。。。。。。?/p>
這部電影孔演員前面的武戲精彩能看出拍攝時絕對吃了不少苦,后面文戲說驚艷也不為過,感受到了叔的魅力演技。
《嫌疑犯》,作為一部嫌疑電影,明明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電影里精彩緊張的打戲和緊迫節(jié)奏感,但是最吸引我的卻是最后,池東哲與女兒相認的場景。
幼小的女兒,從小便被人拐賣,對父親沒有記憶,但是血脈,讓他們相遇的那一刻就認出了彼此。
親情,是最令人感動的情感了。
一刷二刷這部片子,都是因為孔劉美好的肉體。攀巖和肩膀脫臼兩個場面,讓我一邊為動作極限緊張,一邊對著線條分明的身體垂涎三尺。
孔劉本不是角色里那樣果敢暴烈的人,但是與樸熙順面對面飆車戲里的眼神無比抓人讓我印象深刻,即便一刷后已經(jīng)忘了劇情是什么的時候,一說起這部戲首先想起的還是這個堅毅的、無所畏懼的眼神。反而是那個預告片里被重復播放的跳下漢江大橋的鏡頭,帥則帥矣,卻因為順理成章少了驚喜感也就少了沖擊力。
刺激的《嫌疑人》和驚艷的孔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