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有什么關系”
在影片的中段,韋布在學校打傷了人,在逃亡的路上碰到了他的鄰居,退休的老人王金。韋布問他知不知道滿洲里:“你知道滿洲里嗎?我準備去那里。那里坐著一頭大象。”王金反問:“跟你有什么關系?”
不散作者 | 小明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那樣一場震驚了整個電影界的風波,已經(jīng)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光。
在柏林世界首映并拿走了今年柏林影展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和費比西影評人獎又過了五個月之后,這部伴隨著創(chuàng)作者希望與傷痛誕生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按照負責后期統(tǒng)籌的工作人員的說法,首次以完整形態(tài)在這個故事最初發(fā)光發(fā)彩的地方——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作為開幕影片呈現(xiàn)在了大眾面前
作者: 飛了
按照時間順序,《大象席地而坐》首先是一篇短篇小說,不足六千字,20-30分鐘即可讀完。
作者胡遷。
然后,才是一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曾用名《金羊毛》,時長230分鐘,編劇、導演胡波。
胡遷是胡波的筆名。
簡單地將兩個文本對照比較,自然會看到其間巨大的差異。
小說講述了一個關于絕望的故事,時間跨度大概在一周內(nèi);而電影更為復雜,人物眾多,線索錯綜,混合了憤怒和挫敗,彷徨和失落,充滿戲劇沖突的所有事件都發(fā)生在一天24小時內(nèi)。
1. 金羊毛,韋布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最初的劇本名為《金羊毛》。
“金羊毛”(The Golden Fleece)典出希臘神話:珀利阿斯(Pelias)篡奪了同母異父的哥哥、伊俄爾科斯(Iolcus)的國王埃宋(Aeson)的王位;多年后,埃宋的兒子伊阿宋(Jason)要求叔叔將王位歸還于他,但珀利阿斯卻命令他先去科爾喀斯(Colchis)帶回金羊毛。伊俄爾科斯位于愛琴海之西,科爾喀斯位于黑海之東,海、陸危機四伏,加之金羊毛又由好戰(zhàn)自負的科爾喀斯國王和一條不眠又永生的巨蛇 [[1]]看護著,可想而知,此乃不歸途。
27年前,一部長達237分鐘的電影震撼了臺灣影壇,在第28屆金馬影展上拿下了最佳劇情片的殊榮,他就是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今年,另一部長達230分鐘的電影再次敲擊了兩岸乃至全球觀眾的心,并奪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桂冠,他就是胡波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
許鞍華曾說:“有些東西,寫不出來,才要拍成電影?!薄蛾魩X街》與《大象》似乎正是兩部令文字都顯得捉襟見肘的作品,必須要通過近四小時的浸入式影像體驗,才能將導演想要傳達的情感體會得真切。
3.25分
最近晚上看水曜どうでしょう都會犯困,然而盡管四個小時大光圈打人背景虛得腦殼疼但是還能精神地看完,確實張力還是很足的。最喜歡的是黃玲暴cei教導主任那段,從母子戲的鋪墊到干脆的動作,心理歷程跌宕起伏,長鏡一氣呵成。
大象席地而坐:撇開特殊狀況,客觀地看電影,是對創(chuàng)作者最大的尊重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