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角度,這片把眾多責任一股腦推到切尼個人的野心和陰謀。當然,按照美國媒體的德行,最后給了切尼1分鐘的獨白讓他自我辯解。不過通過前面各種電影技巧的引導,只會增加觀眾的感覺:切尼毫無道德底線壞的理直氣壯。
但是從美劇治國的角度,電影把美國政商旋轉(zhuǎn)門,政客如何操控民意等等揭露的淋漓盡致。挺好。
[副總統(tǒng)]
美國前副總統(tǒng)迪克·切尼的傳記片。影片時間跨度大,剪輯利落,對時空的處理很有深意,倒敘與插敘并用。除了巧用時空,剪輯的另一高明之處在影片結(jié)尾,演講臺后小布什抖腿的特寫與伊拉克戰(zhàn)爭中因恐懼而抖腿的特寫被剪在了一起,極具諷刺性,引人深思,深刻反戰(zhàn)。
傳記片的核心是對人物的塑造:迪克·切尼愛妻子、愛女兒,對于家庭而言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對于工作而言他是個果敢的政客。全片最令我動容的地方是迪克·切尼為保護是同性戀的小女兒不被攻擊,主動放棄總統(tǒng)競選$#
老米的強大在于一直有人說真話,小布什那場莫須有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戰(zhàn)爭,無端摧毀一個主權國家,簡直是米國霸權帝國主義的極品之作,是造成中東亂局的罪魁禍首。各個美國公司在戰(zhàn)爭之后賺得盆滿缽滿,那才是戰(zhàn)爭的目的。這種千年老大的思想我們中國人民不想對抗,不愿對抗,但也不怕對抗,中國是汪洋大海,狂風暴雨后,依然在那里。美國的所謂民主,所謂的政府不過是財團,富豪,社會精英的傀儡,哪里是真正的民選總統(tǒng),一切的內(nèi)外政策不過是幕后老板的意識體現(xiàn)而已。
回到電影本身
我是看了說不破大師的美聯(lián)儲歷史,才大概了解美國政治主線,再看副總統(tǒng)就清楚多了。文章有點長,已取得轉(zhuǎn)載授權,建議大家關注“說不破大師”看原版的。
開始:
1989年1月,一架波音747降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國民機場。沙特國王法赫德早早恭候。飛機停穩(wěn),廊橋上走下來一胖一瘦的兩人。胖的在前,腳步摩挲,穿著肥大的西褲。走近才看到瘦者模樣,架著一副閃光的老舊眼鏡,眉毛濃厚,垂手過膝。
胖的人是美國的國防部長迪克.切尼。握手示意后,他向法赫德隆重介紹身后的瘦者。
“尊敬的國王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作者:Lizard(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8392234/
[影院好讀版]
一位民主黨的支持者為何要製作共和黨人的傳記電影?由曾帶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賣空》的亞當麥凱帶來又一笑鬧喜劇,這次他將把鏡頭對準迪克錢尼,這自然是使人疑惑的,因為這樣一位看似平淡無奇、庸庸碌碌的政治人物娛樂性可能還不如雷根或小布希甚至是川普(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camera face)然而電影看完,一切疑惑都會水落石出。
表面上
在2017的電影《大空頭》大獲成功以后,編劇兼導演亞當·麥凱再接再厲,全身心投入了關于迪克·切尼(最有權力的副總統(tǒng)之一)的電影項目中,《副總統(tǒng)》。他沒有想過要把本片打造成一部完全刻板地符合事實的影片,甚至完全符合事實從理論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導演翻遍了他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關于切尼的書籍,也找到一些記者拿到些并非記錄在案的資料。導演用他獨到的方式詮釋切尼,只為了能更加逼近事實的真相。
比起《大空頭》來說,導演用了更多炫目的電影手法,在電影內(nèi)外跳轉(zhuǎn)。比如在影片接近中段時
《副總統(tǒng)》出品精良的劇情片 $四分推薦只為吹爆貝爾叔的演技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