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本劇找來原著讀了一遍,憑記憶做個比較,供有興趣的同學參考吧(下有劇透)
1、劇集對原著做了較大改動,這是必要的。原著文筆細膩,類似于純文學小說,但是人物關系較為松散,情節(jié)也不緊湊,不適合直接搬上屏幕,所以劇集只保留了原著基本的世界設定(假設德日贏得二戰(zhàn),瓜分美國)和一些主要人物,下面具體分析;
2、原著主要人物有弗蘭克,他的前妻朱莉安娜(劇集里是女友),古董商羅伯特,日本商會會長田介(劇集里是貿易大臣),次要人物有德國間諜溫格納,德國領事瑞斯
看了一集,還蠻想追的。美國人YY亡國劇,潛伏即視感——妹妹犧牲姐姐代替,Joe像余則成上層線路和平民線路都還挺像這么回事兒。
一口氣又看了兩集,還挺吸引人的,新出現(xiàn)的槍手好口怕感覺他快死了……
又看了兩集,可怕槍手還沒死,但感覺第五集開始崩了,F(xiàn)rank怎么可能這么容易混進聽演講的人群,居然還逃脫了?!Frank被釋放是因為抓住了另外的偷膠片的女人,這個女人完全沒有交待!
本劇的設定非常吸引人,如果二戰(zhàn)德日勝利了,世界會怎樣?
這里給了一個不算答案的答案:“該活著”的人繼續(xù)活著,“該死去”的人安靜死去。有很多瞬間我以為我看到了《1984》,但是幸好只是幻覺。沒有經歷過壓迫的國度是無法準確描述何為壓迫的。
整部劇看下來,竟然對于城戶檢察官好感度最高。這種知道自己為什么做什么的姿態(tài)實在是過于耀眼。哪怕看起來像一條瘋狗。(突然想到了李涯)太多時候我都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tài)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該去向何方。如果能有個堅定的信念就好了
唉,本來很看好這個題材,但是講出來的確實如此沒新意的故事,和二戰(zhàn)片有何區(qū)別?一點啟發(fā)性都沒有?,F(xiàn)在只看了兩集已經失望透頂。
親人都在紐約受刑,帶著那么大兩盤膠帶的男女主卻在中立區(qū)談情說愛。這氛圍不太對吧?你帶的可是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就算你不走心這也關乎你自己性命啊。男主是生怕錢花不完是怎么的?這種情況還去勾搭妹子?你帶著膠卷你還沒事去幫別人付錢?這兩個人那種度假般閑適的態(tài)度要我如何相信“那卷電影可以改變世界”?每次一切到他們倆我都以為在看愛情電影。一點壓力都沒有。這讓那邊受苦的人也可笑,不知道他們在維護什么信仰,這個信仰根本沒深度,看起來就像超人英雄拯救世界那般膚淺。
還有些細節(jié)的東西。比如男主加入反抗組織。他都站在組織者面前,看到了他的臉,知道他是反抗者,那個組織者居然還猶豫要不要他?不要他你準備怎么辦?還這么輕松“瞧,這就是他們給我的人”。車站里面那個男的也是冒失,看見個一樣的包就敢跑上去抓住詢問?難怪被抓。一切就像兒戲
高堡奇人 第一季:你所認為是男主的,基本都沒有活到最后。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