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別抱著觀看一個精彩絕倫的劇情片去觀賞,它也不是華麗麗的宮廷”炫富片“ 也不是偉大的史詩片,卻并沒有讓人心存乏味的關掉屏幕。
背景是18世紀的英格蘭安妮女王,對,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據我對歐洲特別是英國君主的不深入研究,各個史詩聚集和文章均對這位名字不霸氣的女王花太多篇幅。大多談論的是伊麗莎白一世、血腥瑪麗、維多利亞等。是的,的確是一位沒特別作為且尚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女王,除了挑起英法戰(zhàn)爭和17個子女夭折外其他毫無看點。
簡單卻不劇透的回味下故事
缺愛的人都是大豬蹄子——《寵兒》
今天介紹一部各大電影節(jié)拿獎拿到手軟的電影《寵兒》。
片名The Favourite(2018),別名爭寵(港) / 真寵(臺) / 寵姬 / 摯愛。
影片講述了18世紀早期英格蘭安妮女王和她后宮的一段故事,共分八個章節(jié)來敘事,選取每段故事的一個關鍵要素,將這段同性三角關系串起來,展現(xiàn)人物的可憐苦悶掙扎。
影片在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一舉摘得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前后在各大電影節(jié)收獲近300項提名。
奧利維婭·科爾曼 OliviaColman飾安妮女王Queen Anne
喬 阿爾文的存在合理性令人質疑,人物性格發(fā)展不夠飽滿,婚后直接消失,感覺有頭無尾,對照而言,尼子的角色反而合理,雖然有臉譜化的嫌疑,但起碼讓人印象深刻。
石頭在片中一如既往讓人賞心悅目,有一股子野心勃勃的生機,臉上總是掛著不計后果的進取欲望,美的有侵略性。人設也基本成立,一位從前的貴族小姐,因為父親的負債,被迫委身于肥胖如豬,生殖器細小如針的德國佬,為了回歸自己的階層,她竭盡全力巴結遠房表姐,抓住一切機會迎合女王,甚至不惜出賣色相
影片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華麗精致的場景和服裝,每一處布景和服裝都經過精心設計,奢華高雅,令人賞心悅目。宮殿很大但是沒有過多的家具,并且經常采用魚眼鏡頭和廣角鏡頭,給人一種封閉感和囚禁感,仿佛安妮女王雖然手握政權,但卻又是被囚禁于此。
當時正處于戰(zhàn)爭時期,人民生活蕭瑟,但是宮中貴族的生活卻十分奢靡。哈利嘲諷輝格黨鴨子賽跑游戲無聊幼稚,自己托利黨卻又以向裸男丟橙子取樂,貴族們荒誕的行為頗有諷刺意味。
強烈推薦“爭寵”。電影將時光倒流至18世紀的英國,故事取自公爵夫人莎拉·丘吉爾和安妮女王之間的真實事件。奇特的是,跟大多數(shù)正統(tǒng)英國宮廷劇不同,上流社會的原始禮儀和政治法則淪為邊緣,電影代之以權力體系結構下清奇荒唐的三角戀之怪談。
安妮女王,最孤獨之處就在于她擁有權利,那些寵臣之愛,也只能成為權利的控制游戲。權利能幫她挽留愛人,但那不是真的愛情。
這場愛情和權力的拉力賽里,the favourite(寵兒)如同咒語,沒有人能夠如愿。
社會的結構關系,中外同此一理。電影雖然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女王,以及她的兩個女寵的故事。但是看起來和中國歷史故事中那些皇帝與妃子、太監(jiān)的故事并無二致。
爭寵,其實就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地位和權力。兩名主人公勾心斗角爭寵,輪番上陣,即便可以把一切踩在腳下,但是卻始終是那個病怏怏、糊涂愚蠢、孤僻古怪的女王隨時可以捏死的寵物。
主人公是女王的寵物,那么女王又是誰的寵物呢?19.3.18
g ?6??7&?
}
“寵兒”吐槽系小影評www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