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看電視的我,因為家人在看更因為有幾個老戲骨,追了幾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果斷棄劇。什么弱智劇情?這是把觀眾當傻子?幾十年代的劇啊,一個大家閨秀和一個傻子在大街上打情罵俏,看得我直接吐了,還老中醫(yī),這是要表現(xiàn)中醫(yī)的啥精神呢?特地注冊豆瓣賬號,就為了吐槽一下這么惡心人的劇情,差評差評差評
讀小說共計耗時二十小時,電視劇也看了,此刻心底五味雜陳,多是還沉浸在葆秀的癡情絕戀、岳小婉和翁泉海的約定兌現(xiàn)時,兩人卻仍然沒有終成眷屬,還要在愛情里孑然一身走完余生的那份嘆惋、葆秀和眾道姑的巾幗風范、吳雪初及楊志堅等人前仆后繼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概中……平靜稍許,本著一個原著黨的心態(tài)來說,以下是我發(fā)現(xiàn)的在電視劇和原著中,兩個較大的出入:
①電視劇中,傳寶是一個抗日女戰(zhàn)士的孩子,只是她死的時候把孩子托付給了葆秀,而非原著中所寫的傳寶為葆秀與楊志堅所生
大醫(yī)者都是仁心仁術,這部劇的仁心呢?劇情太亂,太狗血,中醫(yī)只能靠翁泉海一個人嗎,我覺得中醫(yī)的發(fā)展應該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的英雄主義,另外翁泉海對葆秀的冷暴力,真的連渣男都不如,表面上翁是一個好人,在感情里他不愿做壞人,逼葆秀最后出家了,這種人配為人嗎?另外劇情對于一些小角色也太扯,完全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劇情,中醫(yī)跟本就不是這樣帶徒師承的,越來越爛,果斷棄劇
對于沒有醫(yī)學知識的外行來說,看的是故事,而在一部電視劇中,除了劇情還包括演技。
海報中的主角,許晴老師穿著旗袍溫婉賢淑,將角色魅力拿捏的恰到好處,否則照她本人來說該是明艷不可方物才對。一位女演員能夠適時的讓美貌的存在感降低,用言行去塑造人物,是十分敬業(yè)并且智慧的。
馮遠征老師煥然一新的市儈小聰明形象躍然紙上,但他的這種俗氣卻又因為自己留洋的身份走了一層清高的自負,在與悍妻的日常中,稱得上是頗有醫(yī)術的精明小丈夫,二者糅合的神奇有趣。
這部劇應該是我在豆瓣上評的最后一部劇了。除去這個賬號新手機。前前后后也用了兩三年了。我只想說豆瓣是個啥子東西呢?鋼筋白癡偏執(zhí)惡心,自以為是,找存在感者,典型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就在這。連最基本的判別能力都沒有,卻到處在扯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mmp,動不動破口大罵,雙標深植于心。那些所謂的文藝青年。你們淪為一個貶義詞。真的活而該??诶飮娂S又自以為是。豆瓣好歹可以讓他們找到一點,我是世界中心的感覺。精致的利己主義,反正是人生百相,你在豆瓣上,去看就是。了。
“老中醫(yī)”那時叫公安局嗎?好像整部劇就一個好醫(yī)生,其它中醫(yī)都在鬧著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