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看文藝片,特別喜歡那種安靜的敘述感。此片主演并不是為了突出香港那段抗日斗爭,只是為了敘述香港那段時期的歷史而已,所以場面并不是像傳統(tǒng)的抗日劇那般打斗不歇。其中葉德嫻飾演方母,感覺很不錯,十分有亮點,將一個自私的婦女形象刻畫的很深刻(如給沈夫婦的糕點那段),但在女兒做了游擊隊后又選擇無奈的支持,一直跟方蘭說的“不要連累別人”,而在最后她對張小姐那句“對不起,我連累你了!”太深刻了!
太多的流水電影,泡沫電影以及快餐電影早已喂殘了大多數(shù)人,沒有了腎上腺素刺激大眾便覺乏味,他們不知人物情感心理才是此片真正展現(xiàn)的,沒有口號沒有雞血,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真實。那種情緒上的傳遞變化更接近真實,更讓人共鳴,讓人仿佛身臨其中體會著。流水的敘述和完整的交代仿若也不再那么重要。就如同霍建華之死,也僅僅只需一聲搶響動而已。
第一次寫影評,大家湊合看。
去電影院看電影之前總是習(xí)慣先找影評看看,如果評價特別不好的話哪怕題材吸引我也不打算看了,《明月幾時有》我看的影評是這一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30821/#comments,看完影評后覺得寫的很中肯,我覺得也還好就去電影院看了。
電影看完了,第一反應(yīng)是跟我看的影評一樣,這部電影首先是香港歷史片,其次才是抗戰(zhàn)片。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跟以前看過的大部分電影風格不同,它講的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抗戰(zhàn)成長史,也不是那種逐漸成長最后功成名就的熱血抗戰(zhàn)電影
《明月幾時有》的風格不同于其它抗戰(zhàn)題材的影視作品,沒有四肢飛起血肉模糊,沒有鏡頭酷炫轉(zhuǎn)換的的雙方對峙鏡頭,沒有開了掛般的智商碾壓,只有真實??赐觌娪吧羁痰捏w會到了那時籠罩在祖國大地上的恐懼,人人惶恐不安,奔走逃命。似乎前一刻你剛剛睜眼,后一刻就永遠的閉上了。即便一天也有短暫平靜,但你也會被突然出現(xiàn)的聲音嚇到心驚肉跳,你不知到會發(fā)生什么。我覺得與真正擺在你眼前的恐懼相比,突如其來的更為致命。明月幾時有就是危險時時刻刻在平靜的湖水下暗流涌動,你不知道你下一秒將會面臨什么
總說我們的國家是前輩的鮮血換來的,以前聯(lián)想到的最多的是紅軍的鮮血。但是這次看到春夏和方媽死前對視的那一瞬間,明白其實前輩就是普普通通的你我。戰(zhàn)爭總是來的悄無聲息,犧牲有時候也并不壯烈。沒有人知道,甚至被演在電影里還要觀眾喊著刪除。電影的靈魂不是冷冰冰的故事線而是感情!希望你們能珍惜和平!戰(zhàn)爭和危險來臨時,并不是總有人替我們鳴鑼的!
《明月幾時有》細膩的戰(zhàn)爭片 娓娓而談的一段故事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