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因為《乘著光影旅行》一片的交流活動,有機會接觸到導演姜秀瓊,實在忍不住想記下這些聽來的瑣屑。
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她說她當時已經(jīng)讀大學了,看到楊德昌導演招群眾演員,于是便和幾個同學去碰碰運氣,想的是去湊熱鬧,當一個在電影院鼓掌那種群眾演員,去看看明星,說這話的時候?qū)а莘畔驴曜樱粋€天真的小孩一樣比劃做鼓掌的動作,眼睛笑瞇瞇的。結果楊德昌導演連群眾演員都一個一個的試戲,試到她的時候?qū)а菡f那你來演誰誰誰吧,結果就演了張震的二姐,后來才知道當時幾個主角完全沒有敲定,楊導演就在這些群演中挑了。這是她此生唯一一個角色,并且獲得28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之后楊德昌拍獨立時代,把她叫來寫劇本,她說她也不知道怎么寫,想想還是在片場幫忙吧,于是開始當楊德昌后來是侯孝賢的副導,自己拍片。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從此之后踏上了電影這條不歸路。這橋段真是聽到爛,在《乘著光影旅行》一片開頭李屏賓也說自己考上中影純屬意外,他是替補別人進去的。說來說去好像都是人的命水。
她說牯嶺街拍了八九個月
前幾天看了《戀戀風塵》,再來看這部紀錄片,確實欣賞和敬佩李屏賓作為攝影師的敏感、詩意和敬業(yè)。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對細微動態(tài)和光影的敏銳捕捉,比如石頭路面的反光、臺風中的老樹、在風里生動搖曳的一片葉子……還有他總能在拍攝時順勢而為,掌鏡《太陽照常升起》時,他能在全劇組都為暴風雪天氣撓頭的時候,提出不如借大漠難得一遇的大雪,營造出故事的時間感。
不過到紀錄片的后半段,不禁又覺得,這又是一個程式化且俗套的男性成功故事。李的父親早逝,母親一直“守寡“獨自撫養(yǎng)子女
起風了,有點冷,於是我把門關上,後來,門又自己開了——這就是一種情緒,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察覺不到。
很多日子也像情感一樣,過了就過了,我們並不能察覺得到。而時光的這種默然流逝,往往令我黯然,因此,看侯孝賢的片子,常常能令我感動,因為,我在其中能感到這種時間流淌的力量。
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不能喜歡看“慢片子”的原因,因為,我們的情緒很難達到導演的那種細膩,這類導演畢竟是少數(shù)人。很多時候看電影,都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每個鏡頭想要表達的那份內(nèi)容。也是後來聽人的點評,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個鏡頭下還存在著這麼深刻的情緒。
很多時一部電影的成功,只歸功于導演、編劇和演員,但許多幕后人員也是功不可沒的。感謝《乘》片的劇組人員,讓這位幕后功臣——著名的電影攝影師李屏賓,當上一次幕前男主角。
《乘》片是攝制隊花上三年,隨著賓哥的足跡,捕捉了他真情流露的一面,也走訪許多他曾合作的知名導演和演員,分享各人對他的高度評價。得到業(yè)內(nèi)認同,因為賓哥專業(yè)和擁有與別不同的光影觸覺。他的個性豁然開朗,亦為劇組帶來正能量,起了穩(wěn)定人心的作用。
賓哥的外號是「光影詩人」,經(jīng)過他的眼光,任何的人和事物立時變得詩情畫意起來。風在笑,樹葉在低語,影子在翩翩起舞,這些瞳仁與自然景物的無形交流,盡顯他對大自然的酷愛和觀察入微。
賓哥對拍攝一閃即逝的景物反應敏捷,讓筆者明白做任何事也要把握機會。他對天氣幻變的態(tài)度,亦令人悟出一個人生哲理——凡事該順應天意。
天有不測之風云,是拍攝電影屢遇不鮮的窘?jīng)r,但賓哥不會視之為大自然的存心戲弄,反而認為是上天為大家營造更理想的故事氣氛。假如執(zhí)意不變,便會錯過一個天賜良機。
在賓哥家人的訪問片段中
開場之前見到李屏賓本人來介紹了。盡管他因為交通問題遲到,但是想在他昨天剛從美國飛來香港,也可以體諒的吧。
我想說說我覺得有啟發(fā)的地方。
開頭的時候我見到了很大的攝影機器,不能不說這部電影?紀錄片?的確將我再一次浸入最近我居然開始掙扎的問題了。如果不是最近去戲院看的電影有點多,都不會再一次引發(fā)自己思考,film & tv school是不是我另一種選擇。雖然我很享受畫畫,愛,快感,這是一定的,最直接的,沒有說謊的直白。但是,為什么我看到電影的開頭,在紅色的布后面,透過午后的陽光,攝影機隨車子的移動慢慢地,大鏡頭伸進來布里面來,慢慢地,整個進入了片場。是一種不能抑制的沖動,在我身體內(nèi)開始產(chǎn)生涌動。這,為什么?于是,整部片,我都被關于我自己最近這個重選擇的矛盾包圍,不斷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到底,答案是什么。
經(jīng)過開頭的這沖動,隨著我感覺有點暈眩地的鏡頭流逝,旁白講出了一句:
你將時間放在哪里,哪里就組成你的生命。
在整場電影,我反反復復好多次回味了這句話。一是以防自己忘記,二是它真的講得太好了。
于我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乘著光影去旅行----光影詩人李屏賓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