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二戰(zhàn)的影片已經(jīng)在不同的時期,用不同的方式,被不同的編劇和導演懷著相同的熱情演繹了無數(shù)次??墒沁@次看過Conspiracy后,卻對這種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有了另外一種感想。它不像其他的二戰(zhàn)影片直接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場面或集中營的非人生活。而是用一種微觀敘事的方式再現(xiàn)了一九四二年二戰(zhàn)戰(zhàn)事發(fā)生轉(zhuǎn)機時,德國加速實行種族政策的一次秘密會議。整個影片就如同是一次長達兩個小時的討論會記錄。十幾個人圍繞該不該屠殺和如何屠殺猶太人的話題爭論不休。故事內(nèi)容倒更像是一個歷史研究題目。從一份僅存的當時的會議報告,還原了一個歷史事件。這大概是我喜歡它的一個前提吧。
不過電影畢竟不是研究。否則誰也沒有興趣了。故事化與情節(jié)化是理所應(yīng)當?shù)?。圍繞著核心問題-什么是最佳方式滅絕猶太-一層一層的深入和明晰。但是在我看來,就這個問題本身也超越了戰(zhàn)爭帶給我們的想象空間。種族滅絕伴隨著對人性等問題思考??赡軙岢龈嗟囊蓡?。上帝的權(quán)利或者職責是否能如此現(xiàn)實而且明確地被人類自己決定和解決?這種遐想增加了電影內(nèi)容上的廣度和深度
本文刊登于《倫理學術(shù)12——倫理自然主義與規(guī)范倫理學》第266-272頁,此處略去注釋,各位讀者若有引用之需,煩請核對原文。
這篇是對美國導演弗蘭克·皮爾森(Frank Pierson)執(zhí)導、2001年上映的電影《陰謀》(Conspiracy)所做的道德哲學評論,寫完之后,我又看了一遍德國人為同一題材拍攝的2022年上映的新電影,名為《萬湖會議》(Die Wannsee Konferenz)。此名用“萬湖會議”要比“陰謀”更好,更針對這次會議本身。德國人拍攝的這部電影很嚴謹,后面附有專門研究這次會議的專家名錄,可見此事重大
你, 脊背沒有發(fā)涼嗎?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真實的歷史。并沒有夸張什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最終解決方案》的由來。這部電影的神奇之處就是,沒有出現(xiàn)一具尸體,一個囚犯,一滴血,一個氣罐,甚至沒有一支槍。整個電影就發(fā)生在一個別墅內(nèi)。說是恐怖片是不會有人信的。就是這么一個坐下來認認真真開個會的故事,內(nèi)容卻是那么恐怖。
我想,這部電影的恐怖之處,是它揭示了這么一個問題: 納粹大屠殺,和歷史上的屠殺,本質(zhì)上并不同。這些歷史上的屠殺,包括成吉思汗屠城,以及日本人各種暴行,說白了
你注意到所有的納粹黨衛(wèi)軍,對合法一詞毫無意識,而且對此毫無敬畏之心。
顯然對這些人并不如此,對他們而言,法律就像冰淇淋,很容易被融化。
雖然他們已經(jīng)擁有一切,但卻總想要更多。
見過兩頭動物嗎?都活不久。
如果外交關(guān)系是有用的,就該保持,否則,就算了吧,我想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吧。
我們不會讓所有猶太人絕育,等他們死去,也不讓所有猶太人絕育,然后滅絕該種族,太好笑了,男人死了不會做愛,女人死了不會懷孕,這樣說吧,死是最徹底的絕育方式。
我絲毫不同情那些連猶太人都上的德國人。
一個年輕人母親非常愛他,但父親經(jīng)常打罵他,剝奪了他的繼承權(quán)!后來,這年輕人長大了,他母親死的時候他才30多歲,目前培養(yǎng)他,愛護她,但她死了,那男人站在目前棺材旁,想哭泣,卻沒有淚流下來;他的父親很長壽,在他50多歲的時候才慢慢死去,而在父親葬禮上,他兒子很驚訝的是,他無法止住淚水,他在慟哭、啜泣,傷心欲絕!
這人一生的動力就是對父親的憎恨,母親去世確實是個損失,而父親死去之時,憎恨失去了意義!那么這人的一生也就變得空洞了!
憎恨不該是我們的全部!
陰謀:納粹只是把排猶推到了極端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