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Bette Davisshuog,年老不意味著膽小。但是托爾斯泰也說過,男人一生最大的驚奇就是年華老去。年老悄悄地到來,然后你會問自己,就像我問我自己,為何老男人不能扮演他真實的年紀?對我來說,要怎樣才能持續(xù)的、在人生的喜劇中參與肉欲的部分?因為,在我腦中,我完全沒變。
——大衛(wèi)
第58屆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之一《挽歌》(《Elegy》), 改編自美國普利茲獎得主家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作品《Dying Animal》。故事講述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學教授大衛(wèi),同時也是紐約著名的文化評論家,遇上24歲青春正盛的女學生康蘇拉,兩人所引發(fā)出的不倫之戀。
正如開場大衛(wèi)的獨白,為何老男人不能扮演他真實的年紀?年逾六十的大衛(wèi)適時地避開被指責為“性騷擾”的師生戀,往往等待學生畢業(yè)后再與之約會。他結過婚,有個不惑之年的當醫(yī)生的兒子,仍舊如年輕人一樣,頻繁更換性對象,沉溺于情欲之中。直到他遇到康蘇拉。面對年輕的愛人,大衛(wèi)總是患得患失,擔憂她哪天愛上另一個年輕的男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很長時間以來看完《挽歌》都在思考,到底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評論這樣的忘年戀以及師生戀,女主角康蘇拉是評論家藝術家男主角的女學生,他們相差三十歲的距離,故事從大衛(wèi)向詩人自述開始的,大衛(wèi)是經(jīng)歷美國六十年代性解放的老知識分子,他標榜著自由獨立對婚姻充滿了不信任,畢業(yè)晚會他愛上了康蘇拉的身體,又一次去主動獵取女人,同樣伴隨他二十年的還有本亦是他的學生,聽完他的一堂課成為了二十年不變的情人??堤K拉深深愛上了老教授但是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當康蘇拉試圖將他帶入自己的生活圈時他一次次逃避,康蘇拉不得不選擇放棄,兩年的時光大衛(wèi)遏制對康蘇拉的思念,也送走了他的朋友詩人喬治,當他恢復平靜卻意外接到康蘇拉的電話,康蘇拉患有乳腺癌將不久于人世希望能用影像留下他愛著的身體,老教授猛然發(fā)現(xiàn)他深深的愛著她,最后在病床上他抱著她。。。
影片結束沒有說到底康蘇拉有沒有去世,結尾只是康蘇拉和他旅行時所有美好的片段,有人說這又是一部洛麗塔,只能說它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思想而已,影片拍的非常緩慢
電影“挽歌”是根據(jù)小說“THE DYING ANIMAL”改編的,中文翻譯“垂死的肉身”,很貼切。
一個“天生不羈奔放愛自由”的博學教授,在步入老齡后愛上了他的學生——一個有著鮮活肉體的美麗女子。但一向受人推崇的老教授在忘年戀前突然變得不自信了,他始終認為年輕女子會因他年老而棄他而去,但他又是如此的沉迷于這段感情,于是他妒忌、猜疑、自私,最終由于自卑親手毀了這段感情。直到年輕女子因為要切乳治癌來找到他,他們似乎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也許因為這種方式,教授才找回了自信?
這部片子拍的很文藝
挽歌:2008推薦,那一份融化了歲月的溫情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