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中,對于死亡這一元素進行描繪的筆墨較淡,注重刻畫對于現(xiàn)實無可奈何的無力感,背景樂中輕快的口哨聲與舒緩的管弦樂,更是凸顯了這種挫敗感。
阿部寬那張滄桑厭世的長臉用來演繹一個失意的中年男性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一個文風(fēng)過時的小說家,抱殘守缺,以至于被市場所淘汰,進而窮困潦倒,妻離子散。但他卻依舊愛著自己的前妻與兒子,為了能有正當(dāng)?shù)睦碛梢姾⒆优c前妻一面,他承諾每個月給10萬日元撫養(yǎng)費,但卻屢屢失信于人。雖然自己已經(jīng)“竭盡全力”,在一個偵探事務(wù)所工作,美其名曰尋找靈感
是枝裕和很懂得打到人內(nèi)心的七寸。
其實“家里有個沒用的人”這樣的故事母題在日本電影里非常常見。我作為一個沒看過多少日本電影的人,隨手一數(shù)都能數(shù)出好幾部來,像山田洋次的“弟弟”,山下敦弘的“不求上進的玉子”,更不用說非常長壽的喜劇系列電影“寅次郎的故事”,但是枝裕和又能從里面挖出讓人心里五味雜陳的新意。
阿部寬演的良多,一個早年還算成功的小說家,卻早早落魄,做些找貓找狗拍偷情的私家偵探謀生。早已經(jīng)為人夫為人父,卻還像個不能料理自己生活的笨拙的大男孩
《比還更深》是本人看過的第一部是枝裕和導(dǎo)演的電影,影片不斷從人性和親情的角度剖析人與人之間奇妙又奇怪的羈絆、聯(lián)系,不斷深入和探究著角色和影片的關(guān)系,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是枝裕和導(dǎo)演過人的分析能力,并愛上了他一部又一部如此的電影,無論是《海街日記》中無父無母的四姐妹彼此的親情,還是《小偷家族》中由女主一手組建又一手拆散的家庭羈絆,最后到《比海更深》中飄著淡淡的憂傷情感,都給了我無數(shù)的喜怒哀樂,在一陣陣的高興、小確幸中悄悄地抹掉眼淚,這大概就是是枝裕和電影的最大魅力吧。
是枝裕和新作《比海更深》中,阿部寬扮演的男主角良多,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徹徹底底的loser,是個典型的失意人。
良多自詡是個純文學(xué)小說家,他對于自我也是這樣期許的,但他的文學(xué)成就也就限于十多年前獲得了一個文學(xué)新人獎,至此以后沒有寫出任何作品,反倒把生活過得一團糟。和妻子離婚,每月五萬日元的撫養(yǎng)費也交不起;以創(chuàng)作的名義在私人偵探所干活,好不容易得了些委托費,卻又想著拿著這點小錢到賭場上翻盤,結(jié)果輸?shù)靡桓啥?;每次到母親家里翻箱倒柜,不是偷東西就是想偷錢,靠典當(dāng)父親留下來的一些遺物過活……他執(zhí)拗地認(rèn)為,這一切都是實現(xiàn)他作家夢想的必經(jīng)之路,年少時他曾不斷叮囑自己千萬不要走上賭徒父親的老路,結(jié)果他每一步都在步父親的后塵。
人到中年的良多,個頭那么高大,思想、行為和舉止卻仍是個還沒有成熟的孩子,他既像《杯酒人生》中那位失意的作家邁克斯,也像《陽光小美女》中研究普魯斯特的落魄舅舅,總之就是單純可愛得有點幼稚。母親不免嘮叨,“不管多大,都得有人陪著才行”,前妻即便對他仍有感情
“比海更深”是枝裕和電影之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