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從小在江邊長大的孩子,對麻辣燙中“麻”的概念一直是花椒帶來的。北上求學之后,對街邊賣的“麻辣燙”頗為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北方的胃對“麻”并沒有那么兼容。點綴可以,但這樣大規(guī)模的吃就是奇怪了。
嘗試之后才知道,北京麻辣燙里的“麻”并不是花椒,而是學名叫芝麻醬,被簡稱為“麻醬”的東西。正宗與否另說,但把刺激的花椒改為平和的麻醬,至少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味蕾。以至于之后幾年在全國各處都有“正宗北京麻辣燙”的招牌。
電影同樣如此,97年的張楊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導演,《愛情麻辣燙》中也有一股銳氣。無論是分段式的結構,還是大量流行音樂的鋪陳,對當時的地上電影市場都是一種極大的沖擊?,F(xiàn)在看起來《愛情麻辣燙》中有大量商業(yè)電影元素存在,但在當年,卻要歸結到“藝術片”的范疇。雖然這部“藝術片”后來拿下了3000萬的票房,比當時很多“商業(yè)片”的票房要高上好幾倍。
這部沖擊式的作品,完全配的上川籍麻辣燙里花椒的麻。
19年后又一部張楊的《愛情麻辣燙之情定終身》走進了電影院,不過這次,張楊的名字比導演更靠前
只有當所有的欲望流失之后,剩下的部分,才是愛情真正的重量。
我其實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不否認,一開始是被黃黃的預告片所吸引進電影院的,但是后面發(fā)現(xiàn)劇中所傳達的心靈雞湯很值得戀愛中的人思考反省,配上一些老歌新唱的插曲,蠻有感覺的。雖然很多人都說不好看,但還是和個人的心境有關吧,酒不醉人人自醉,這部電影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給個及格分。
1秦昊篇
他的愛情是默默付出不肯將就,只是粗略的看啦一下。我認為他的愛情就是這樣,十年的時間投入到一個女子身上,進入她的生活成為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是她的幸運這是她的不幸,當他消失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他是多么重要,其實早已經淪陷在他的陷阱之中,發(fā)現(xiàn)時已經為時過晚。當殘酷的人生撲面而來的時候他們的愛情終于有啦結果,可惜他們愛情的果實是苦澀的。
2何潤東篇
他這篇我沒有多看。何潤東所扮演的這個人怯弱缺少勇氣,那個對的人和那個把一生交到你手上的那個人都錯過,這如果是沒有膽量的人的愛情也未免太凄慘拉些。他想告訴我們在愛情面前我們要有一種舍棄一切的勇氣。
3周一圍篇
他們沒有生活壓力,如果說只有欲望可以說啦。夫妻七年時間兩人相繼出軌,直到一天男人發(fā)現(xiàn)女人的外面也有人,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女人在自己心中有沉。他們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那些想得到的東西,身體的欲望,不甘心的心情,和那些個久違的溫暖等等一切??墒谴_忘記啦我們身邊的人,那個陪我們終老的人,我們?yōu)楹尾豢梢砸哉\相待彼此,非要去經歷那些錯誤的事
如果不是因為婦女節(jié)活動,大概不會去看這個片子吧。從可看性方面來講,對于很少觀看愛情小品的我而言此片尚在可接受范圍內。特別是有些包袱抖得不錯,有輕喜劇的味道,笑淚交融,演員的發(fā)揮沒有明顯的落差,能夠體會到互動時的情感碰撞,運鏡也有細膩之處,除了尾聲插曲過濫之外總體而言在同類影片中不算糟糕。
但是以上這些無法掩蓋此片帶“病”的婚戀價值表達。所以才有了麻辣燙雖爽口,但湯里有毒的感慨。
《愛情麻辣燙之情定終身》的劇情大致可以概括成這樣:忠犬備胎守望半生,絕望之際終得女神青睞;平凡導游喜新厭舊,為求純情少女與未婚妻反目;紈绔青年婚內出軌多次,其妻心灰意冷以出軌相抗。后兩對男女因為備胎君婚禮上的一番“心靈雞湯”式的灌輸頗有重圓破鏡之意。所謂“情定終身”,就此片來說根本是一個笑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愛情和婚姻的雙重侮辱。除了備胎君之外,其余兩位男性角色在片中既沒有表現(xiàn)出追逐愛情的堅定勇氣,亦沒挑起婚姻的責任擔當,卻口口聲聲用激情論為自身的懦弱辯護。這不禁令人懷疑
喜歡那句 去掉人生欲望的部分 剩下的才是愛情的重量
愛情中我們需要激情 需要有感覺
在婚姻中呢?我們需要什么?
責任 包容
婚姻中的自覺性 太難以平衡
自我約束 不是每個人都會做好的
我不相信男人 現(xiàn)在也不相信 是因為本身就能理解 同是一個人在 同吃同睡 會膩
而我會更愛 更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
本身就是差異性的兩個個體
硬要拉扯在一起 真是 辛苦
心也許會更苦
我沒有激情了 是不是就沒有愛情了?
“愛情麻辣燙之情定終身”熱情散去,終歸平淡?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