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我是個瘋子)了》基本說明白了這部荒誕的電影到底講了什么。
我常在街上看到酗酒嗑藥到不能自理的人,他們衣衫襤褸舉止怪異,但看起來面露滿足和快樂。我想大多人并不羨慕這種快樂,離這種人遠(yuǎn)遠(yuǎn)的并且在面對酒精和毒品時以他們?yōu)榻?,提醒自己要理智自律地活著。我雖堅信人生的終極目標(biāo)是追求快樂而非生存繁衍這些程式化的任務(wù),卻也并沒有選擇像這些瘋子一樣放縱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里沉淪。人就是這么矛盾:我們一面告誡自己理性處事委曲求全
談個戀愛都那么浪漫。just you and me。 也許我們都是一團漿糊,但有些人不在乎,所以我們可以在一起唱歌,跳舞,放屁。英國的shameless是內(nèi)在的,是含蓄的。美國是沉迷于肉欲的。而英國的更多的在于我們經(jīng)歷了什么。這部劇讓我想起了美版的《shameless》和英國的《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
柏拉圖曾說,人的靈魂是有三部分組成:理性,意志,欲望。兩千年后,弗洛伊德把這種理論系統(tǒng)化,重新命名為:超我,自我,本我。
通片都在傳達(dá)著“荒誕”兩字,我想說的是不必在這部電影中刻意去尋找虛幻與現(xiàn)實的界限,就像村上春樹曾說他眼中沒有虛幻可言,因為在他眼中所謂超現(xiàn)實主義就是現(xiàn)實主義。
再說道這部電影上,我不知道他真正想傳達(dá)什么,我只知道我看見了一個孤僻自閉廢物在絕望之際被自己心里潛藏的本我所救贖,在邁向現(xiàn)實之際卻被打臉于是又想潛入自己內(nèi)心的孤島
一切在曼寧(哈利波特)出現(xiàn)并開始猛放屁前,還是蠻正常的。
之后我大概罵了21次WTF。
最初被漢克在海邊撿到的哈利波特只是一具單純不做作的喪尸(我一度以為他真的要在整部電影里都演一具尸體,德藝雙馨啊?。粫约鹤呗?,四肢柔軟歪歪扭扭,支支吾吾地發(fā)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聲音,喜歡吐口水,還有神跡一般的farting技能。曼寧就是個嬰兒,然后漢克就如所有父母一樣,帶他認(rèn)識這個世界,于是在影片很大一部分時間里面,曼寧演繹了一個孩子的成長。學(xué)會說話,了解概念,口無遮攔,經(jīng)歷性懵懂,發(fā)現(xiàn)愛情,開始尋找回歸人類世界的理由,而在迷茫痛苦之后仍然能夠找到人生的意義才使他真正的獨立行走。在這一過程里面,曼寧越來越多的技能變點亮:指南針、斧頭、自來水、打火機、彈射器、大炮等,瑞士軍刀!艸,點題了!
當(dāng)然作為一部由哈利波特傾情出演的自帶味道的文藝片,電影的意義并不是這么單純(像南方公園里的Terrance和Phillip一樣單單純純地放屁不好嗎!!)
比如回頭看漢克這個人物,他自殺自閉的理由,他和父母和曼寧的關(guān)系
畫面:7分,音樂:9分,劇情:7分,人物: 8分,觀影感受: 7分,自然度:7分,深度:8分,敘述技巧:8分——平均分:7.6 分
一開始的荒誕就表明這是一個充滿象征意味的電影,我就開始猜測——
1.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什么:生命?孤獨?或者兩者在本質(zhì)上相通?
2.曼尼真實存在么?是幻想還是漢克精神投射的寄主?
孤島求生的故事,也是一個脫離社會的孤獨者重返人間的故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最徹底的孤獨就是死亡,因為死亡(兩次)是關(guān)系的斷絕。
從一個孤獨的要死的動物變成一個活著的人,首先是心跳的復(fù)蘇
“瑞士軍刀男”Swiss army man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