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義,生活的意義,觀影是否是下意識尋找意義?
2、生活的表象與真相,從來不是分離的,但表象的集合是否是全部的真相?
3、半年來我在家做“煮夫”,與爸爸每日相對,我們每天只有兩個話題,這頓飯(眼前即刻的生活)和他的童年(過去想象的生活)
4、為什么第2天主婦莫名升起了她的悲傷,只為一顆扣子?為什么她開始手忙腳亂,即使只表現(xiàn)在最細微處?
5、影響及改變了主婦的,是在接客時煮糊了的飯菜,是一壺已經(jīng)放了三天的保溫咖啡。即使有著驅(qū)之不散的余溫,味道也已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不知何味
看這個電影,所有觀眾都扮演了一回偷窺的角色。如大島渚的《感官世界》《愛之亡靈》,也有不少偷窺人物的設(shè)置,以便觀者直接替代進去。
偷窺往往與禁忌聯(lián)系在一起,這里也不例外。讓娜是個風(fēng)姿綽約的中年寡婦,每天午后固定有嫖客上門。在“工作”時間里她會在火上煨湯或煮東西,完事之后,洗澡、打掃,不留痕跡。除了這一點異常之外,她是漂亮文雅而盡心竭力的母親,照顧著上中學(xué)的兒子,為其準(zhǔn)備早飯和晚飯,甚至擦皮鞋。
這個有著隱蔽生活的女人自然也會讓人聯(lián)想到她有著隱蔽的內(nèi)心世界,這究竟是什么呢?對臥室里男歡女愛情景的刻意回避,讓觀者欲罷不能。是中年女人的欲望?還是所謂中產(chǎn)階級生活的無聊?非也。
加拿大姨媽的來信表明,這樣的生活是讓娜自主的選擇。在這個狹小的公寓里,讓娜也實際上是這里的“實權(quán)者”。飯桌上“吃東西不許看書”。早飯“你洗手了嘛?”這可是她一天操勞的核心:吃飯。對吃飯兩道菜的采購、洗滌與精心準(zhǔn)備,特別是餐具、餐臺的布置,讓吃飯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如果說全天最重要的晚餐是儀式,她就是那個主持的大祭司。
讓娜·迪爾曼:殿堂級劇情片 生活碎片與隨想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