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不談論電影里男女這點事情,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這樣,上升到道德,更是沒有意思.該怎么就怎么,對于我來說盡量去做正常人,平常心.不妄自菲薄也不嘩眾取寵.
但是我還要猛推薦這片.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是要看是誰導的.我邊看就一直在想,彭導如何將這個故事講好,特別是看到一半的時候,在我?guī)缀跣炦^去的時候,我就更加的好奇他如何將這個故事首尾.
導演布局流暢,結尾既在意料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并且在小細節(jié)上把握到位.恩!充滿了他的捉弄,戲謔.滿分!把故事講好,還講的好笑,其實是一件特別高級的事情!
而且我覺得彭他其實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
他在對一個過去的時代的懷念和追悼,
各種經典的橋段和隱語,好象都在提醒你,租車的牌照還給了一個特寫,哈.
我喜歡充滿聰明的導演,更喜歡他們把他們的聰明才智得瑟出來.
對于我們這代從小看港片張大的人,對于港片有很濃的感情,而且是多么的高興,港片又出了個好的導演!
閑極無聊跑到靜安大網吧看這個片。還是用優(yōu)酷看的...
一直覺得惡搞很容易
所謂惡搞,就是換一種方法搞
這方法還很“惡”
其實就是把一些要以A方式闡述的東西用B方式來闡述而已
用無間,警匪,暗戰(zhàn)這些港片最擅長的闡述元素來表現老婆抓老公在外鬼混
這主意聽起來就一定很酷
看過之后果然很酷
但讓人喜歡的原因不在于只會惡搞,就好像蠢爸爸小星惡搞了那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戰(zhàn)網魔》時片尾的溫情部分,《大丈夫》中最后的那條短信,涼蟹,以及幾個被追到高樓外的爺們關于兄弟情誼的對話,還有那個長吻...
先拿男女感情來惡搞,惡搞的最后又重新惡搞出了溫情
后來查了下資料,才發(fā)現這個導演有些小不和諧啊,有些港人對回歸一事一直心存小不滿,看來他就是一個。就我就發(fā)現兩處,一個是車牌號,一個是郭太太的“too simple...”
其實我喜歡這種做人的感覺,就是沒有所謂高尚,沒有所謂嚴肅,一切都可惡搞,但惡搞的終點其實是,你看起來我對情感很不認真,但其實,溫情就藏在不認真的后面
如何在這時代理解彭浩翔
文/袁兆昌
先從個人斷代史談起:高中時代在書店打書釘,打了一本《全職殺手》。這書不久后改成電影上畫。我約了兩位同學同看早場,算是回饋作者供我書店暢讀的免費時光。灣仔、黑色轎車、劉德華;澳門路環(huán)、槍戰(zhàn)……散場后,我和她們談了兩小時。那是我人生第一場有關電影的討論。至今,我仍未重看這出/這本彭浩翔,卻仍記得好些鏡頭/片段,那種港產片難得一見的文藝腔獨白咿咿哦哦交代心跡,當中好些哲理與人生恰與我當年所讀的唐君毅對應。
數年以后,我看了《無間道》,隨興看了演員班底、dress code幾乎一致的《大丈夫》,可謂大快人心。我從少年到青年的成長未算是驀地驚醒,卻竟一下子記起了《全職殺手》黑色轎車鏡頭:是他男性電影必須出現的黑色轎車,還是黑色轎車必須出現于男性電影,這關系搞不清不要緊,在電影院忽起忽落的笑聲與早前所看的《無間道》有什么呼應之處,則要好好想想。
我最近越來越覺得,一個會“玩”的藝術家一定是個好的藝術家——說穿了,藝術不就應該讓人愉悅嗎?雖然我至今看到的彭浩翔的所有電影都只是在玩同樣的路數,但畢竟只是了三部,還沒到厭倦的地步。而這三部電影實在太對如今年輕人的胃口了!在這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開放更流動、實質上每個人的生活空間卻越來越狹小越來越封閉的時代里,年輕人們豐沛的想象力和生活激情在亂七八糟的信息轟炸下到哪里去發(fā)泄呢?磕藥有害身心健康,濫交損人不利己,寫書到頭來一堆剽竊,好不容易唱個歌吧,居然整出來一個超—級—女—聲!
好吧,既然這些都不行,還能如何聶,只能自娛自樂了。彭浩翔生動地用攝像機告訴了我們新時代年輕導演是怎么自娛自樂的:面對池塘,我們要高唱“大海啊大?!保幻鎸偕?,我們要長歌“泰山其巖巖”;面對行色匆匆從地鐵里涌出的人群,我們要退據墻角按劍觀望,因為“各路好漢均已到場,這里馬上就要舉行武林英雄大會”了!我這樣說決沒有罵彭浩翔是瘋子的意思,事實上我們平時就是這樣做的——部分是周星馳的功勞,部分是日本卡通的功勞。
以為是懸疑片,結果發(fā)現,對于男人來說確實懸疑。
不過無論多么智慧的男人,遇到這樣的女人們都會栽跟頭吧。
最后還是曾志偉的太太暗中報信,不知道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大丈夫》:偷歡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