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以為,中國電影之所以長期萎靡不振,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娛樂精神的匱乏。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太過一本正經(jīng),讀的每篇課文都要總結(jié)中心思想,寫的每篇文章都要“文以載道”,偶爾有點逗樂的東西還非得冠以“寓教于樂”的名頭——因為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毫無教育意義和思想意義的娛樂是罪惡的,是低俗的。
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黃健翔在本就該激情四射的足球解說里吼了幾嗓子,居然引起全國性的爭論;為什么陳凱歌面對胡戈的惡搞,居然說出“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這樣氣急敗壞的話;為什么很多人僅僅因為“沒有對現(xiàn)實的批判意義”而炮轟在觀眾中口碑不俗的《瘋狂的石頭》……
為什么電影一定要講道理?為什么電影不能電影不能只單純地講一個故事?
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王晶和周星馳的電影通過錄像帶和VCD流入內(nèi)地,這樣的電影讓內(nèi)地觀眾目瞪口呆:原來電影是可以僅僅為了娛樂而娛樂的!即便講道理,也是通過更輕松的形式來進(jìn)行,而并非簡單的說教。
十幾二十年過去了
仿冒驚聲尖笑又沒驚聲尖笑仿得徹底,也沒那么搞笑
情節(jié)無聊
制作粗糙
拍得太庸俗隨便
很多包袱直接抄至網(wǎng)絡(luò),這倒是沒問題,反正網(wǎng)絡(luò)笑料也沒版權(quán)
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爛片
還有,真的受不了姚晨那個大嘴巴
人如其名,這個導(dǎo)演是個慢性弱智患者。但又缺乏正版阿甘的憨厚,一天到晚投機(jī)取巧,跟風(fēng)剽竊,算計著我們的錢包。
從他的閃靈兇猛開始,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在電影上的弱智,想拍成恐怖片的,卻變成搞笑片。想拍搞笑片的,偏偏拍成恐怖片。看了讓人想對導(dǎo)演發(fā)動恐怖襲擊:有你這樣浪費(fèi)膠片的嗎?
在QDTV1新聞里看到了《大電影》里模仿《十面埋伏》的片斷感覺很是誘人!《瘋狂的石頭》里瘋狂的黃渤依然滿口純正的青島方言(本人并非青島土著,但對每天都要聽到的青島方言還是頗有好感的),《武林外傳》里刁蠻古怪的“郭女俠”,還有曾老鬼。感覺很有料的樣子,于是乎就打開電驢尋找片源開始Download。
整部電影能夠堅持看完真的挺不容易的,可能是一直在納悶為什么“十面埋伏”沒有出現(xiàn)的緣故,我還是堅持看完了整部電影。
應(yīng)該說電影想要反映的社會熱點內(nèi)容還是蠻吸引人的,但是一味的惡搞尤其是影片開始階段對《雛菊》《花樣年華》等影片的模仿,總讓人再想下一個鏡頭又將是哪部影片被拼湊進(jìn)來反爾失去了沉浸其中的快樂?;钕瘛妒成瘛防锏哪堑馈板\繡多味魚”!哎喲,想起來就起雞皮疙瘩!
個人感覺如果能將黃渤的角色再平民化一些,將其對白換之以青普,還原其在《石頭》里的演出應(yīng)該會使該片更精彩吧!
我喜歡《大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