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性格迥異的畢業(yè)生,在大學畢業(yè)的人生關口,選擇了不同的就業(yè)道路,開啟了不同的人生旅程。
李玉純,她說她最愛看紅樓夢,想像林黛玉那樣才華橫溢,其實她的身上是有林黛玉的影子的,對未來充滿憧憬想象,心氣高,感性,心思細膩,但又能憋著一股勁兒努力工作,哪怕兜里不剩錢,還一直堅持當報社的實習生,相信自己能靠努力奮斗留下來;
金蓮,她說她是大女人性格,男朋友比她大好幾歲,卻被她吃的死死的,生氣時還可以咬他,男生也不敢反抗,哈哈哈哈。但是這種性格帶到職業(yè)生涯中,卻讓她雷厲風行
無奈。
你覺得是機遇嗎。
最累的是李玉純記者 到處跑 不能報銷 第一個月拿到500
(寄一百回家 正確 她父母的情況 我們不知道。)看著這個弱女子真地想幫一把 但是不能 因為那是小鷹學飛。
最后她說 我覺得我的生活太孤單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 陪伴的只有那個一直在身邊的繡花 外面熱鬧著2005年的炮竹 冰冷了她的心
第二累的是馮海濤老師 責任是 做的好是別人的 做的不好 是自己的 2000左右應該
最后是朝鮮族的強勢女娃 (朝鮮族都長這樣感覺) 外企3000+
說能力誰最強呢。
金蓮 日語專業(yè) 進了外企 工資自然高 當然這是與她流利的日語分不開的 這個語言是實打實的
但是就像 李玉純說的 學中文有什么用 (我在想 社會真的需要這么多中文系嗎 殆誤別人的青春) 這是社會的悲哀
我整天為你們操心 我把心都操碎了 他說的。 以前經常被老師這么說 但是作為剛畢業(yè)的學生 這份心給誰都操不起。 他的離開是年輕的暗流涌動
現今結果怎樣呢
沒去百度搜索先猜看 李玉純總編 馮海濤國企科級職工 金蓮自己開了翻譯公司
他們都在用心做自己
三個人迥異的性格,畢業(yè)后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感嘆導演選擇拍攝對象選的好。
最喜歡最后一段,畢業(yè)后的半年過得很快,日子很快來到12月31日。這一天,馮海濤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吃飯,剛從學校辭職沒多久的他在思考著未來應該做些什么,父母在他背后給予支持,金蓮和他的男朋友一起共度晚餐,雖然沒有創(chuàng)業(yè),卻也在日企里坐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而只有李玉純孤單的一個人買了一份小吃,做著新聞工作的她,收入勉強可以維持生活。當她一個人走回到家,終于在攝像機面前哭了起來,說出了心里話
《畢業(yè)生》金蓮作品,象牙塔里走出后的六個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