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怨恨是人這一生最沉重的負擔吧,它讓你在生活中迷失,在情感的自閉中迷惘。沉湎于過去的傷痛不可自拔的人把自己封閉起來踽踽獨行。直到一個契機的到來,于是他在寬恕和諒解中得到解脫。照亮自己也圓滿了他人。是的,契機,掙扎與皈依,溫情和救贖,我們都在等一個契機,回歸本真的自我,溫暖與愛未竟一生。
當生命中最愛惜的人離你而去,你是否會像艾納一樣陷于痛苦和對他人的怨恨中,直至親人都離他而去,只留下一座墓碑及對兒子的回憶;當你遭受攻擊令你生活都無法自理,留下的傷疤日日夜夜疼痛不已,你能否像契夫一樣選擇原諒,敢于面對那頭攻擊他的熊,并期望將之放歸山林。
艾納來到山前,用望遠鏡遠眺著重獲自由的熊,他釋放出欣慰的表情。我猜想,他終于從契夫那里學到了寬恕。也許影片所述關于逃離鐵籠的熊最終放過站在它面前的契夫的情節(jié)令人不免生疑,疑惑于這只是導演的美好希望。但是熊在這部影片里或許更多應該看做一個寓意,它只是代表了我們心中的仇恨。我們只有直面它,并放它離去,才真正能夠解脫,能夠前行,let an unfinished life go on.
其實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遭遇攻擊或者挫折的時候,更多數(shù)的人像艾納一樣,會怨恨,仇恨的對象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一件事,又可能是社會的不公、命運的不平。但是這樣的仇恨對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這樣的情緒令你無法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之處,無法珍惜活在你身邊的愛你之人。它令你消極憤怒,裹足不前,長此以往
好久好久以前就下載了該影片,可是一直都沒有看,今天終于看完了,于是恨自己為什么不早點看,因為我差點錯過一部非常好的影片。
美國西部,懷俄明州,牧場,一個美麗的地方,空曠、遼遠而純凈。在牧場生活著兩個特殊的老人,艾納和米契。艾納的兒子格里芬因為妻子珍開車粗心而在意外車禍中去世。艾納無法原諒兒媳珍的過失,在仇恨之中對傷感過往緊緊抓住不放。米契是他一起工作幾十年的朋友,因為被熊所傷而癱瘓,需要每天針劑治療,需要艾納的照顧。日復一日,平淡無奇卻也寧靜祥和。
格里芬去世后珍懷著孩子被迫離開了家。后來找了男友,但他經(jīng)常虐待她,直到她再也不能忍受,帶著孩子離家出走。她沒有其他親人,只有去投奔艾納。而這時的孩子已經(jīng)十一歲了。是啊,他們十一年未見面了。再次重逢,在這種彼此極其都不希望遇到的重逢后他們會怎樣呢?很顯然,艾納不能接受她們,這一對突然出現(xiàn)的母女。因為失子之痛還在艾納心里隱隱發(fā)作。
影片一直是以他們之間的感情為線索開展情節(jié)的。同時還有一個隱線索,那就是米契與熊的情感
【未竟一生】一絕的劇情片 理解,然后共同渡過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