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就說下感想吧,從簡單理解也簡單,從復(fù)雜理解也行。那就說說過程吧,男主機緣巧合之下(或者說必然?),來到了有女主的小鎮(zhèn)。從正片開始,男主就知道女主或許能夠為自己帶來些什么,于是就開始接近女主。雞,我感覺就是個過渡產(chǎn)物,你說另有含義也對。你說,他僅僅引導(dǎo)了男女主之間的關(guān)系也行。(我認為就算沒有雞這層關(guān)系也能夠得到發(fā)展,畢竟男女主能引起共鳴的是所謂的碎片)主要還是由于這個12話太過于倉促,所以這個對話是跳躍的,難以理解。如果能夠吧,其中的其他片段更加的詳細描寫(比如男主小時候),那么肯定也使得更容易理解。不管如何,驅(qū)來這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這個所謂的碎片,認為女主能夠幫助自己。而透子,因為男主的介入也因為幾位朋友的交錯情感而心中充滿了迷茫與不安。當然了,透子通過對男主抱有好感并進一步升華,但卻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否為戀愛而感到困惑,而去逃避不愿意見驅(qū)。之后透子通過驅(qū)的家人對男主小時候的理解,也因男主之前的話語鼓勵(自己的城市。。。),已經(jīng)不再去逃避,想要了解。通過與在美術(shù)室與男主的相遇
似乎有點明白劇情的走向,女主能看到未來的碎片實則只有在男主出現(xiàn)的時候,而男主只能聽見,在第二話就已經(jīng)表明男主在和女主說明只有當你和我在一起時,就能知道我們的未來。
而女主總是猶豫不定男主和男二之間的選擇,直到她們一家去到男主家里聽媽媽彈琴,身入其境體會到了男主那【突如其來理所當然的孤獨感】,才知道男主所承受的那一種孤獨。
但是在最后一話,女主媽媽說我曾經(jīng)也能看得見那些未來,其實那些并不是未來的碎片,媽媽也說不清那名為【未來的碎片】到底是什么,而這些需要女主自己去決定。
女二其實更容易理解,和男二是重組家庭,一開始男二并不喜歡她,但是在集訓(xùn)時,互相的關(guān)心給了男二莫大的感動,女二代替男二去跑步,并且記錄下了每段路所經(jīng)過的事物,于是男二從一開始喜歡女主到喜歡了女二,知道她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女三 體弱,喜歡和女主在一起,但是不喜歡女主和男主驅(qū)在一起,極力拆散,但是利用男三傷害了他,所以對男三愧疚不已,男三也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所以漸漸的自己就變得接受了他。
2014年的新番動畫《玻璃之唇》剛剛完結(jié)了,(嗯,我還是喜歡順口叫動漫,雖然不準確),這么快就寫一篇影評,總覺得自己有那么些草率。我也不自詡說我的觀點會多么高明的,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從玻璃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言歸正傳,談?wù)勛约旱睦斫獍伞?偟母杏X上《玻璃之唇》還是很美的:漂亮的畫風(fēng)、清新的場景時而總在耳邊想起的輕快的音樂等等,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至于你覺的它不合你的胃口,想來也理所當然吧:故事里的著眼這些瑣事大概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奇,然而這就是生活。再有就是作為一部動漫,《玻璃之唇》的內(nèi)涵也許的確是深奧了些,它的藝術(shù)氣息很濃,驅(qū)母親的鋼琴曲、透子的繪畫、永宮幸讀的文學(xué)書籍,處處透著一種優(yōu)雅而深邃的味道。至于跑步、登山和游泳,這是青春氣息的渲染。(后面再細說)
縱觀全片,可以看出制作者在情節(jié)和線索安排上是下了功夫的,《玻璃之唇》很有些意識流的感覺,總是穿插些思緒的延伸和畫面,并且喜歡把一些重要的畫面定格,莫非這是“彩繪的圖畫日記”?(片頭曲)這部動漫的確難懂
第 1 話 煙火
“只有約 拿 單是從別的地方來的”, “所以只有一只落單了”,通過雞講了驅(qū)來到小鎮(zhèn)的孤單境遇。雞放養(yǎng)難畫,“那把它們放進雞屋不就好了” ,“沒有動物愿意”, “那是因為它們別無選擇” ,表現(xiàn)驅(qū)因自身的孤獨而更加悲觀地自我封閉。驅(qū)故意表現(xiàn)出會傷害雞的樣子,透子則表示她來保護約 拿 單。
約 拿 單就是代指驅(qū),其他各只雞也分別代表各人,白——驅(qū),灰白——雪,灰——祐,深棕——柳,棕黃——幸,各人抱回家的雞也有意義,透子抱著白和棕黃,棕黃給了幸,把白的帶回家
此劇的中心元素為“玻璃”,足夠激起人們豐富的遐想。玻璃雖然是易碎物品,但是能夠閃閃發(fā)光。某種程度來說,夢想如同玻璃,一方面光芒奪目,另方面脆弱無比。因為美好的愿景,人們會樹立夢想;由于殘酷的現(xiàn)實,人們也能遺棄夢想。夢想美麗而脆弱,耀眼而短暫。夢想高出現(xiàn)實,指引未來。如果心中懷有夢想,未來可能也會充滿希望。夢想雖然在遠方彼處夢想,但是道路卻在腳底。當下的堅持不懈,未來的夢想成真。
“玻璃之唇”這不僅僅是你們隨意定義的標簽。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