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us。
世界聽不懂他的聲音。天才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那個穿著西裝的小孩子,用鋼琴作為語言的孩子。
他愛上大他七歲的伊沙貝爾,在他們初次見面。
他和爺爺?shù)哪嵌螌υ挕?br>“你戀愛了?”
“我才沒有,我只是知道了我長大以后要娶誰?!?br>再次相見,印象深刻的是他在高檔的餐廳,
向她一板一眼的解釋女孩應(yīng)該找小男朋友,
每一條理由都條理清晰,有著充分邏輯。
但愛情本來就沒有邏輯。求婚,失敗。
也許那是他生命里第一次受挫,也是唯一一次。
對于他來說:
普通是一種奢求,天才是一種負擔(dān),而偽裝是一場逃難。
爺爺對于他,是唯一能夠理解他的人。他們共同分享的夢想,飛翔。
最后他駕著飛機落在了鋼琴家的院子,
人都要學(xué)會面對自己的人生,無論那是怎樣的。
爺爺。
一個人永遠都不能放棄夢想,哪怕已經(jīng)到了滿頭白發(fā)。
哪怕那夢想只不過是孩童時期留下的印記。
當那臺飛行模擬器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
那個老人,雖然他當了一輩子的木匠,卻一時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
自從上了大學(xué)之后我一直都不敢正視“夢想”這個詞,
Vitus以年僅12歲的年齡,用爺爺所有的資產(chǎn)37萬為本錢,通過對股市的整體分析大膽運營,最終成立了沃夫博士為代號的公司,解決了爸爸的燃眉之急。這里,我們能說Vitus已經(jīng)是家里不僅精神而且是經(jīng)濟的支柱了嗎?而他以爺爺?shù)拿x,自己退居幕后操盤一切,是否也正暗示了這個社會對他的偏見,對天才的偏見。他追求比自己大十歲左右的伊麗莎白,最有趣的是他運用科學(xué)分析證明他們倆在一起會很幸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地掙脫枷鎖,在他的世界里,12歲已經(jīng)足以承擔(dān)成年人的責(zé)任
想飛的鋼琴少年:2006推薦,看了還是有一些感觸的,理解和信任很重要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