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看完了秦始皇,盡管逼格沒有增加多少,但確實顛覆了我以前的看法,以前的我認為始皇帝是天之驕子,卻不想也是造化弄人,以前認為秦始皇的嬌縱是天生的,可也只是長期壓抑奮起的輝煌,真的,我們沒有資格評論他的好壞,因為他畢竟是一代帝王,現在的我認為他很偉大,也很無奈
我會重新認識你,在自己親身經歷過你以后,也許史詩并不全,但足以體現你的精神,因為我發(fā)現你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你渴望自由渴望無憂無慮無拘無束,你渴望天下統(tǒng)一渴望讓人們記住你,你渴望豐功偉績渴望堪比堯舜
一、
秦始皇是專制君主,普天下的人都是他的臣民,連他自己的親兒子也不例外。因而才會有“兒臣”一類的稱謂。
要知道秦始皇最愛什么樣的人,可以從他最喜歡的兒子是什么樣入手。
秦始皇最偏愛的是他的小兒子胡亥。秦始皇生命中最后一次巡行,幼子胡亥請求跟隨,父親便欣然應允。
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宮后,皇帝近臣、也是胡亥老師的趙高引誘胡亥偽造皇帝遺詔、自立為帝,趙高這般給胡亥設套:“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長子至,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奈何?”
皇上死了
很認真的看完這部電視劇.首先張豐毅表演的非常好!演出了秦始皇的那種多疑.
也為呂不韋心酸了一下.一生偉業(yè).一生投資.最後卻沒有一個好結果.
可能在他的心裡已經滿足了.也或許....他含恨而去.而劇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嬴政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可能這就是歷史劇吸引我的地方!這部電視劇做到了嚴謹.盡最大努力去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因為這個歷史疑問是誰也說不清楚的.劇中模糊的處理非常好!
另外.劇中”荊軻刺秦王“很讓人感動....
從秦始皇開始征戰(zhàn)統(tǒng)一開始就出現了高潮!而統(tǒng)一之後的故事顯得平淡.節(jié)奏緩慢!
最後結局李斯和趙高矯詔刺死扶蘇那劇情印象深刻!扶蘇知道自己必死也不得不死.但是他還是深深的問了李斯一句:大秦的命運如何?而遺憾的是他得到的答案是那樣的不盡如意-------”秦無二世“!
李斯最後選擇跟趙高合謀矯詔這是不得已而為之.而這不得已則是來自人的自私.爲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正猶如現在的官員.爲了自身利益可以干任何茍且之事........可能這不應該稱作不得已!
呂不韋作呂氏春秋,千古留名。嬴政成就帝王的歷史上,前期有呂不韋,后期有李斯。嬴政出身不明,幼時做趙國人質,是呂不韋撈他出來帶他入秦,嘔心瀝血教育他,培養(yǎng)他,只為有朝一日他能而且必然能成為大秦之王和天下之王。呂不韋年老,不被用。嬴政當政,李斯開始受重用,嬴政開始了一統(tǒng)六國的殺伐,略帶血腥,無德無義。從此秦國開始走下坡路,走上了被各國義士起兵推翻的絕路。
一抔死灰寫于四年前
看完了,總覺得想寫點什么,可是又無從下手??戳巳绱硕嗟牡弁鮿。@位大概是最具贊譽和非議的一個了。說實話,我喜歡他的自信和勇敢,霸氣和狂妄,甚至于自以為是。最為君王,他大概和前些日子看得《貞觀長歌》里那位是兩個極端。一個納諫如流,一個卻是從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因為他覺得他是帝王,他就是對的,別人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對他的行為做出任何懷疑性的建議或勸告。這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自負。但同時,他的性格卻應該也是那個大一統(tǒng)時代所必須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猛虎細嗅薔薇,這是我對劇里嬴政和黎姜愛情最真切的感受,秦始皇對黎姜的愛情,也是整部充滿政治和暴力的電視劇中,是劇里嬴政充滿殺戮與征伐的一生中,唯一的溫馨與浪漫。
秦始皇嬴政野心勃勃,鐵血獨斷,雄才大略,霸氣縱橫,沒有一切能夠阻止他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同時他又是個桀驁孤僻的男人,缺乏父愛母愛,童年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培育了他冷酷的性格,母親淫穢不端的作風,讓他更加產生自卑感、壓抑感,兄弟相殘的經歷讓他更加冷酷多疑,再加上仲父呂不韋自小“征服,征服”,要成為天下之主的諄諄教導
“秦始皇”品質炸裂!統(tǒng)一六國之前.20集之前很不錯!後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