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猩球崛起》這部電影,第一很喜歡它的特效、畫質(zhì),鏡頭確實很驚艷,相比一些國產(chǎn)電影確實很棒,終于知道國產(chǎn)電影和國外電影的差距了。真不愧獲得奧斯卡最佳效果提名。另影片賦予猩猩人的智慧和情感,要迪瑟金斯的演技特棒。在片中演的凱撒真是到位,面部表情、兇狠的眼神,那種對人類的憎恨之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故事很煽情,凱撒通過在墻上畫了一個窗戶來表達他渴望自由,還有他回到森林后說的那句“Ceasar is home”,凱撒已經(jīng)回家了,讓人潸然淚下。
看大家都說不錯,所以我也去看了。卻搞不清片名,買票時跟小姐說“要那個大猩猩的電影”……還以為它是《人猿星球》什么的翻拍版。其實不是的。
這個電影看得很難受,也很傷心。演到凱撒被扔進animal control時我就后悔來看了,我很看不得動物們受苦的鏡頭,看完《導盲犬小Q》之后,跟狗狗有關的催淚電影我再也不看了。凱撒被人欺負、被其它猩猩欺負、后來在大橋上被機槍掃射,我很揪心,覺得不該來看這電影的,所幸后來好了,讓我能理智點。
它簡直是一段進化論,把進化的某一階段在人的介入下無限放大、加速,恐怕就是這樣了。最精彩的是凱撒在animal control的監(jiān)獄里發(fā)動起義成功的段落,簡直是某段王朝歷史的翻版。
以及,人類在失去智力上的優(yōu)勢之后,在自然界中是多么渺小,如同螻蟻一般。
另外,“眼睛里的智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童話《狼蝙蝠》(程度遠超《小王子》和《麥兜》),里面說到申教授落入南極冰洞后發(fā)現(xiàn)沉睡的巨大的狼蝙蝠,他站在它腦門上去翻它“像一床浸濕了的棉絮”一樣的眼皮,“出現(xiàn)了一只巨大的眼睛
沒看過任何人猿星球電影,除了這一部。作為商業(yè)片來講,還是很流暢的,人物(猿物?)的設計也符合商業(yè)規(guī)律。不過這片子Caesar才是主角,Will就是個線索,所以他的邏輯動機不是很足夠的。比如他用病毒救父親,可是父親搖搖頭,他就沒有再給父親注射了,明明救治父親就是他研發(fā)新藥的動力。他不愿意失去Caesar,用錢賄賂了收容所所長,但是Caesar關上門,他也沒說什么就走了。這樣的人物塑造根本就不是主角待遇嘛。還有一些劇情發(fā)展的關鍵邏輯也比較薄弱。
Caesar的母親什么時候懷的孩子?在實驗室里,它不是需要經(jīng)常體檢嗎?竟然沒人發(fā)現(xiàn)它懷孕了?還有在猩猩收容所里,一系列故事,比如拿麻醉槍的那個雇工要是開了槍(他本應該開槍的),故事就完全不同了。不過主角光環(huán),也可以理解。那個馬戲團猩猩,沒受過注射,會手語就算了,竟然可以跟主角進行人類智力水平上的交流。猩猩們逃亡時,人類的武裝也太薄弱了些,猩猩的能耐也太大了些,一個跳躍就跳到了直升機上,這也算是主角軍團光芒吧。整個猿猴軍團那種獻身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都快成革命電影里表現(xiàn)的革命隊伍了。
《猩球崛起》投資9000萬美元,算是大制作中最為寒酸的一個等級。令人感動的是制作組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絕不靠短鏡頭剪接糊弄觀眾,高水平的制作團隊貢獻了大量逼真、震撼的長鏡頭。除去驚心動魄的猿猴大軍行進外,個人印象很深刻的是凱撒第一次從活動室走到囚室的那段長鏡頭,攝影機緊緊跟隨他的后背盤旋而上,周邊瘋狂嘶叫的猩猩們造成了強烈的壓迫感。
關于本片的主題,像科學發(fā)展的瓶頸與局限等等老生常談我就不多說了。它如同一部簡明社會學通俗讀本,展現(xiàn)了凱撒大帝從一片荒蕪中建立新秩序與新帝國的過程(根據(jù)原著,這是一部從無到有到壯大到毀滅的史詩),如同歷史的微縮模型——你看它的英文名就叫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我猜是受到了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第三帝國的興亡》)的啟發(fā)。不過從第一部來看,或許稱它為“建黨偉業(yè)”更為合適,因為它傳神地展現(xiàn)了一群手無寸鐵但憤怒爆棚的無產(chǎn)階級
【猩球崛起】活擰巴了的猿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