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的綜藝,完結(jié)撒花,各種舍不得。節(jié)目組一看就是熟讀孫子兵法、博弈論,每次游戲都是一場戰(zhàn)爭與和平的藝術。還有無可挑剔的BGM選擇,電音什么的果然是未來。這么厲害的節(jié)目組,沒錢就跑路了嘛,你們回來,我們談談,眾籌行不行?
總決賽果然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季,夠聰明卻總被嘲笑愛哭鬼的吳萌萌(你們不懂我們淚也能腺發(fā)達的人,即便情緒只是吹起一陣微風,也能掀起淚海的驚濤駭浪),正直的、一直致力于吃飯的豆哥,個性突出、演技滿分的腹黑狗,靠自己努力成為神一般的存在的GOD東民
關于東民為什么選了研究生進決賽,兩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是:
1. 東民覺得研究生更好戰(zhàn)勝。
2. 東民是個合格的放送人,他為了節(jié)目組和收視率做了這樣的決定。
沒怎么看人提到,但是我一廂情愿的想法是:
在哪里跌倒就得從哪里爬起來,即:如剪輯中所說,挑戰(zhàn)萌萌的十二相棋正是他真實的想法。
我們很多人不是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經(jīng)歷類似的事情嗎?心里有道坎跨過不去,就永遠過不去了,非要有個什么契機讓自己把這個心結(jié)解開,生活才得以平順下去。在我看來,整個grand final,王中王給自己制造了很多這樣的“契機”,看起來非常險的一步步棋,真的走贏以后會有種“那么接下來我就什么都不怕”的釋懷感,就是這種心態(tài)陪伴他一直走到?jīng)Q賽。
從另一方面講,研究生的急躁不是沒有道理。作為觀眾可以在家看著電視,抱著薯片,看到緊張?zhí)巼樀靡汇恫桓乙履且豢?。進行決賽的二位(包括現(xiàn)場觀戰(zhàn)也努力參與其中的各位),可是不能過幾十分鐘就來個長休息,橫臥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或者床上看彈幕,再拿個小本本不慌不忙做算式的。私心說,如果這次進決賽的是萌萌
在評《鏡花水月》和《奇葩說》時,我都不約而同說過一句話,就是它有沒有關照這個社會或者給我們帶來些理性思考。
《奇葩說》作為綜藝節(jié)目,我們不要求它提供社會責任感,但是它做到了,就是偉大的。
《鏡花水月》是可以做成這樣的劇的,結(jié)果停留在了狗血的表面,所以多少讓人有點失望。
第五集的《游戲的法則》,又再一次讓我們反思起這種打著“背叛”旗號的游戲,觀眾能接受的道德點在哪里。
在這個叫“忠臣與逆賊”的游戲中,張東民是這一集中最了不起的存在。倒不是說他在前期就徹底掌控局面,順利讓逆賊無法交流,而是因為他在最后選金景蘭而不選門薩。說實話,如果照我,我也會和垃圾哥一樣,放出99%可能性的金景蘭,放進去100%可能性的門薩,不為什么,就是為了想贏得萬無一失。金景蘭如此精湛的演技下,張東民依舊讓金景蘭關在監(jiān)獄里,他有沒有一絲的懷疑呢,也許吧,但是他說了,已經(jīng)和門薩定了協(xié)議,如果此時違約,以后他在游戲里怕是也沒人敢相信,做不了這個大哥了。
其實說遠一點,張東民圖的是個信任
1.即使你是壞人,但如果你除掉更壞的人,你就變成他人眼里的好人。
2.壞人分兩種,有能力的壞人和沒能力的壞人。沒能力的壞人受別人牽制,通常是在最開始因為一己私利走上歧途,之后不停被利用,處境越來越壞,越來越?jīng)]有掙脫的可能。至于有能力的壞人,他們只是選擇做壞人而已,隨時可以脫身洗白變好人,他們既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他們是有能力選擇的人。
3.不要背叛集體,除非集體的目標是任何人都能分辨的行惡。在談不上好壞陣營的集體里,一旦加入(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就要維護集體的利益
“天才:總決賽”意外!張東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