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講的故事,很多人無法理解。因為理想主義,在這里已經(jīng)沒有了生存空間。愛國,革命,XX主義,更多的成為了人們的標簽。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恐怕只有自己清楚。所以,看到左向港這樣一個人,大概不少人都會說他傻,就象如今拾金不昧也會被嘲笑一樣。他就是當年千千萬萬人中的一個,他就是一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用自己的一生來實現(xiàn)這個理想。這樣的理想主義,大概也只有我的同年或是長輩才能體會,因為這一切在我們的記憶空間之中。而對于那些沒有此類記憶的觀眾而言,看這出戲簡直就是在看笑片。是的,遠去了,理想主義和那個時代的好多東西。大概只有我這種過時的人,才會在看這電影時,還會暗自紅了眼眶。
http://www.mtime.com/my/1452290/blog/1664312/
劇中的主人公老港是一個左派分子,提前回歸祖國幾十年,幫了別人幾十年,也住了幾十年的天臺,過了幾十年的清貧日子。從來不知道香港居然會有這樣左派的人,嘴里唱的是《歌唱祖國》、《智取威虎山》,讀的是《左傳》、《毛澤東選集》。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去北京親眼看看天安門,親眼看看祖國的大好山河。這樣的人在香港絕對是異類中的異類。
老港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活,代價就是過一輩子窮日子,這對家人是不是很不公平?我不知道。但老港的妻子曾說過,她愛的就是老港這一份單純的傻,換句話說就是不計現(xiàn)實地堅守自己的理想,雖然理想這東西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不同的定義和價值,但能一輩子不為外界所動地堅守自己心中的理想,怎么說也是幸福的了。
可惜老港直到妻子去世才知道妻兒心中對他的看法,他一直都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他以為他們都能理解他,以為他們永遠會站在自己一側。事實上,他的妻子倒是一直理解他,但在清貧的日子中,人們難免會有怨言,尤其是年輕的兒子。
好在妻子臨死前就想到這一點,勸告丈夫和兒子:家是辛苦支撐相守得來的
極端的是老左的愛,無論是對紅色的中國,還是對妻兒,兩個都是極端。一邊是極端到奮力地想去表達這種愛,一邊是極端到自信可以不用去表達這種愛,但兩個極端的愛,都顯得如此無奈。悲劇般的人生,終能換得善終,兩份愛達成諒解。人心其實很大,如果真的竭盡全力奉獻給一個目標,只能是脆弱的垮塌,矛盾,不是心靈空間的劃分的一切,大愛只是一份愛,卻能讓所有對象都能感覺到。
我們一直,都曲解了真愛,與真心。
煽情的是滄桑歲月的回憶,改變是生命的必然,物是人非并非傷感的唯一源泉。還記得上幼兒園時蓋過的被子,還記得上學用完的第一支鉛筆。未來總是不在意料之中,回首之時,竟發(fā)現(xiàn)自己走過了這樣的軌跡。想留下一些東西,不是因為記不住它們,是怕回憶時它們在腦海中會出現(xiàn)得太過突然。
人,是活在回憶中的動物。
我想問鄭中基:你真的去過山東菏澤嗎?
想問老左:你為什么半年多了都不把家里的洗衣機修好?
想問西影廠:國語臺詞真是經(jīng)過了大腦了嗎?
想問制片人:是不是沒錢找電影配樂師?
想最后問趙良駿: 既然你還記得《新難兄難弟》里面那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并且用在這個電影里面,那么憑借你在UFO里面的那段時期,現(xiàn)在你拍出這樣一個電影,你真的不羞愧嗎?
“老港正傳”岑建勛新作,有點串味的港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