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雙面,一面是孩子,一面是成人;一面是菊花,一面是刀;一面是美,一面是死;一面是忍,一面是殺;北野武是一個最能展現(xiàn)日本人生命中矛盾性和悲劇性的導演。與其說日本人崇尚武士道,不如直接說日本人是一個崇拜死亡的民族。
文章首發(fā)于個人博客,地址:http://www.blogcn.com/user16/shawnj/blog/31979142.html
“假如非要選出2006年度看過的最優(yōu)秀的10部影片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將《雙面北野武》列入其中?!?br>必須承認,北野武在第12部作品上做了極正確的選擇。他以《雙面北野武》作為前16年的總結(jié),并決計告別往日題材而轉(zhuǎn)為新的領(lǐng)域上來。這并非嘩眾取寵,而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里面。自從《兇暴的男人》以來,北野武所形成的獨特暴力美學為諸多人追捧。然而必須承認的是,他這一風格其實到《花火》就已走到極致,隨后類似題材的《大佬》無論如何也無法企及《花火》的成就,略顯頹勢,并且從《小奏鳴曲》一路看來,《大佬》根本沒有取得任何實質(zhì)性的突破。之后就像SABU試圖以《幸福的鐘》尋求新的敘事角度一樣,北野武將官能上的暴力降至最低,通過《玩偶》將其風格絕美的一面完全散發(fā)出來,并且取得絲毫不亞于《花火》的成就。但是從內(nèi)在來看,他的主題仍然關(guān)乎宿命,從來沒有改變。他的個人風格似乎陷于窠臼,隨后的《座頭市》更像尋求突破道路上的緩兵之策。
可以想象
“雙面北野武”雙面世界的呈現(xiàn)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