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故事 冥婚
其實那個女孩是主任的女兒,就是男孩沒見過面的未婚妻。主任安排了冥婚,希望完成這段婚姻。男孩不知道這個女孩就是主任的女兒。就這樣
第二個故事 索魂
小女孩因為愛上了繼父,害得全家都死了。后來那個醫(yī)生來安慰她,女孩又愛上了那個醫(yī)生。女孩死之后,醫(yī)生也意外死了。其實是女孩帶走了他,凡是被她愛上的就得死。女孩在手術臺上摸醫(yī)生手得動作是個暗示,因為她也這樣摸過繼父的手。
第三個故事 人格分裂
這個不用說了
解釋一下這個電影的寓意:最后電蠟燭那個情節(jié)意思是,這三個人都譜寫了各自的人鬼戀,三段戀情。電影的最后說,那時,我們都相信永恒,就是這個意思。
很好的故事,本來可以拍更好。導演水平又問題,劇情太拖沓,演員都慢動作的,影響效果。
恐怖片通常有幾個重點考量:劇情的懸疑、畫面或演員營造的陰森指數、驚嚇點的設計。總的看,日本較多著重後兩者,泰國和韓國較重視前兩者。(臺灣恐怖片不成氣候,中國內地無恐怖片,香港近幾年除了彭氏兄弟好像沒幾個人在拍。)但韓國和泰國恐怖片還是有個明顯的區(qū)別。雖然韓國恐怖片大都有泰國恐怖片重劇情鋪展的特色,但普遍節(jié)奏比較緩慢;且韓國恐怖片更多重視美術設計,相當注意畫面的配置、顏色、光線、質感……而這點,恰是韓國和日本恐怖片風格較趨近的地方。
《冥婚淒談》的藝術性很強,某些片段如果光看畫面,不看演員,不聽韓語,會誤以為是日本出品。單說劇情,比較喜歡第二段,除了故事性強外,那個小女孩模樣長得好也演得好,我就被收買了。
讓我想起了無極,陳大導演想玩深沉的感情,結果自己把自己玩了,這個電影又有什么區(qū)別?唯一的區(qū)別可能就是玩的是小資的情調吧。恐怖不恐怖,感情不感情的,故弄玄虛的嚇唬人半天最好告訴你一句,這是感情啊!
第一個故事對于男方女方的心理和感情毫無交代,充其量就是一個老太婆摸照片而已,但是硬塞個冥婚,究竟是讓你感覺男女的愛還是那老太婆的愛?。肯肽闩畠壕拖氚?,最后自殺又是怎么個意思,這是個必然結果么?用這么做作的方式就是想說你愛的深是吧?
第二個女孩死的莫名其妙,醫(yī)生死的也莫名其妙,她媽媽愛她就變鬼嚇唬她是吧?她愛他繼父就帶走男醫(yī)生就是永恒的愛了是吧?她任性的導致了父母的死之后貌似懺悔了,緊接著又任性的把男醫(yī)生帶走了是吧?
第三個更惡心,一會男一會女的,還扯個變態(tài)殺人事件出來,是不是殺人才能代表你的雙重人格啊?有雙重人格的人是不是必然有一個人格是殺人狂啊?這變態(tài)殺人TM究竟和愛有半毛錢關系么?
打這恐怖電影幌子玩深沉的不入流電影罷了,一星都嫌給多。
個人認為應該算是愛情恐怖片,畫面很美,故事也挺有創(chuàng)意,6.9分稍有低估。
直接進入主題,影片分成3個互有關聯(lián)的小故事,時間為日據時期的韓國
引子是一個老教授講解完腦殼手術回到家和女兒一起吃飯,這里有個時有時無的jk少女身影,在收尾處會有所交代
吃完飯女兒走后,老教授打開舊相簿翻看,里面是其所在單位——安生醫(yī)院——的場景,原來醫(yī)院明天就要拆遷了,37年前的回憶涌上心來...
第一個故事——冥婚
老教授名叫振南,是個孤兒,年輕時在其養(yǎng)母管理的安生醫(yī)院做實習生
一部精致唯美的鬼片,畫面完美,節(jié)奏舒緩,氣氛迷離,配樂感人,應是我看過的最文藝范兒的鬼片,看完后深思,甚至會覺得片中其實并無鬼魅,一切皆是情深所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精妙串聯(lián)的三個故事講述的都是一個“情”字,這是一個生者與死者之間的紐帶,直至跨越生死,留下無盡唏噓感慨
生死契闊
明明是牽強的故事硬是要擺出驚世駭俗的姿態(tài)嗎?
這是什么愛情故事???
里面哪個人是正常的吧?
我想知道這故事為啥要以日本統(tǒng)治韓國做背景啊,有什么關系?
莫名其妙又蛋疼的劇情比比皆是
還不如畫皮讓人看著舒服,片子淺就是淺怎么了,愛情就是被蠱惑的怎么了?
而這樣不倫不類的奇談弄得還像挺有深度似的,到底感動在哪里啊,哪里啊。。。
奇談:“我不明白,如果你要丟下我,為什么那晚你還要帶我走?!苯庖?br>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