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點感慨:
1. 把這部戲與“北洋水師”、“紫日”相比,我不相信是一個導(dǎo)演所為,很顯然馮小寧正在退化。
2. 把“日本鬼子”拍的如此無知,那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特殊背景下拍的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如果日軍如此愚蠢,那我們抗戰(zhàn)了8年,丟掉半壁江山,那豈不更加愚蠢。
看在馮小寧以往的作品上,打個“較差”吧
我承認我沒有用心看這部電影,
但是TMD你導(dǎo)演用心拍了嗎?編劇用心寫了嗎?
道具用心做了嗎?美工用心畫了嗎?
你可以說你低成本,
趕時間,主要是為了迎合主旋律,
或者?根本就是尼瑪侮辱國人智商。
劇情散亂,毫無章法;
演員癡呆,一味裝傻;
主題諂媚,手法俗套;
這樣一部電影怎奈何我竟然把它看完了,
我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我看清楚你是個婊子,
然后才能罵你是個狗娘養(yǎng)的,
不然就是我的不對了,對不。
《舉起手來——追擊阿多丸》馮小寧導(dǎo)演5年磨劍之作??上觐^不夠,劍沒磨好,難成大器。嘚吧兩點:
一、劇情含糊不清。追加阿多丸的故事是有背景作為依托的,但遺憾只言片語,沒有交代清楚。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應(yīng)該知道,二戰(zhàn)后期,日本為了在戰(zhàn)敗前把在東南亞各國搜刮的文物和黃金運回本土,特遣一艘名為“阿波丸”的巨型遠洋油輪經(jīng)新加坡回國,結(jié)果在福建海域遇上美國海軍潛艇,中招,被擊沉。此船有國人的老祖宗“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而片中阿波丸變成了“阿多丸”,我一看片名就覺著一股山寨的新風撲面而來,被寧導(dǎo)的小幽默撞了一下腰。。接著片中“日共國”三方費勁心機搶奪的最終“寶物”(其實就是“北京人頭蓋骨”)導(dǎo)演一直不痛快說出來。寧導(dǎo)猶如害羞的小蘿莉被小男友問話,玉口緊閉,螓首微垂,以秋波暗示之,含蓄的不行。我在下面憋的不行,而片中郭達的一句“我們的老祖宗啊” 把場內(nèi)一些較小的觀眾搞得一頭霧水……劇情里沒交代箱子里是什么;箱子里面的東西也沒有曝光過。那么你郭大廚是怎么知道的?!誰是你祖宗?。肯渥??
《舉起手來2:追擊阿多丸號》普通平淡!說明一下 這是一部喜劇電影 與《虎口脫險》如出一轍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