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看完《常春庵》,感受頗深,與導演在微信上交流了很久,對蔣導的創(chuàng)作風格非常佩服,尤其是利用色彩、畫面、人物關系和語言來推動整個電影的結構和發(fā)展,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隱喻的電影語言。剛看完了蔣導的新片——《初三》,其實我這是第二次觀看這部影片,記得上一次觀看這部影片是武漢傳媒學院華影DV協(xié)會辦的展映活動,當時忙于幫助學弟搞展映,并沒有認真觀看。早在幾年前,欣賞了周浩大師的《高三》,而我看的時候,就是在讀高三,當時深深的被這種真實感所吸引,于是勵志學影視專業(yè)的我,也拿起自己的DV拍自己身邊的同學,記得當時拍自己的同桌上課睡覺、玩手機,曠課去網(wǎng)吧,于是,便與他們“同流合污”。
開個玩笑,當時第一次接觸紀錄片,就已經(jīng)遇到了一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被拍攝對象是不會輕易讓對方拍到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就是所謂的隱私,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上課睡覺、上網(wǎng)、談戀愛是中學生守則明令禁止的,但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基本上都沒有遵守的,歸根結底在于這種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青春期的叛逆…
初三:宏大!一部很真實但是焦點模糊的獨立紀錄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