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海報的作用,就像領導常常教育我的--給讀者第一印象的就是方寸間的好奇于欲望.PS:我是做裝幀設計的:D
真的不喜歡這個中文譯名:水中女妖,一位為了人類的未來而鋌而走險的神圣仙女就這樣被譯成的妖精:S 唉~~遺憾
言歸正傳
電影開始的一段傳說深深吸引并感動著我,以至于影片中的一些笨拙手法都被這感動所掩蓋.很好的一個開頭,很好的一段故事,如果把電影設置在那個遙遠的過去,或許就會是一部指環(huán)王一樣的史詩巨作了.但是故事是發(fā)生在現(xiàn)代,一個出租公寓的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之內(nèi),不有些免局限了.情節(jié)上不是很連貫,就事論事的一步一步走到最后,人物刻畫很簡單,每個人的性格單一而有些偏執(zhí),一個枕邊故事分幾段從一個瘋狂的韓國婦人口中不情愿的講述出來,而恰恰這個婦人知道很多故事的關鍵細節(jié)...
不得不承認這樣簡單的敘述會讓人有些失望了,唯一讓沒有看過的人懸念的就是納芙是否會回到她的藍色家園,是否會因為她不能回去而人類就不再得到她們的眷顧,再也得不到她們的幫助?還好還好,最終還是大功告成,所以藍色家園的仙女們不會忘記人類,這個傳說還將得以流傳.
看完電影,我終于明白為何迪士尼會對希亞馬蘭的固執(zhí)己見大為光火,乃至最后一拍兩散,應該說,從一開始就注定這是一部很難賺到錢的電影,它的劇情就如同片中臉色蒼白、脆弱敏感的女水妖一樣柔弱易碎。這樣的故事,適宜當作枕邊哄騙孩子睡覺的童話,卻很難讓影迷們買帳。
這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被希亞馬蘭賦予了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內(nèi)涵。影片的女主角斯托利,其英文名字為story,即是故事。抽象一點來講,這是描述一個故事如何從靈光一閃到創(chuàng)作成功的過程,其間斯托利的所謂描述者、守衛(wèi)者乃至醫(yī)療者,分別象征著創(chuàng)作過程的某些必經(jīng)階段和創(chuàng)作手段,即一個故事在靈感的指引下,不斷完善和修正,其間不免要和傳統(tǒng)常規(guī)與思維框框作斗爭,片中的評論家和潛伏在草叢中的怪物,分別指代著思維的一般套路和生活壓力對于創(chuàng)作的扼殺。因此公寓里的人便具備的各自的職能和意義,不過一開始大家都一片迷茫,對于自己的位置一無所知,直至象征創(chuàng)作框框的評論家被怪物所殺,斯托利(故事)也在幾近夭折的時候,人們才各自歸位,最終把斯托利送回,創(chuàng)作完成。
最后
“水中女妖”Bedtime story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