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皇后作為法蘭西最有影響力的皇后,路易十六的妻子,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和路易十六一起被送上斷頭臺的皇后。以法國大革命為界點,瑪麗皇后從初到法國驕奢享樂到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也更頑固的轉變都是她在腐朽不堪的皇室環(huán)境中成長與抗爭的體現。影片《瑪麗 安托瓦內特》從瑪麗皇后的視角輕略過法國大革命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索菲亞 科波拉以十分柔和的手法,不抨擊皇室的腐朽,也不歌頌歷史人物的尊嚴,從鮮活養(yǎng)眼的每一幀畫面到逐漸變冷的色調暗示了波旁王朝的落寞和瑪麗皇后最終悲慘的命運
開頭被睡在床上的女孩所吸引
我認為她是美的
但是看到開頭
我沒有想到最近的結局竟是如此
女人
當她什么都有了
就是沒有愛情會覺得空虛
因為需要懷孕而懷孕
或許在她的生命中
出現過短暫的愛情
但是她注定只能有那短暫的愛情
她只能用揮霍金錢來彌補得不到的
她是孤單的
影片一開始就以藍白色調強調了典雅高貴,之后的色彩運用更是根據人物內心的發(fā)展而層層更迭。不得不說,布景和服裝都非常出色,凡爾賽宮一洗現在游人如梭的浮躁,顯示出它應有的魅力。但是配樂真的不協(xié)調到一個極點,脫離劇情。情緒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已經到位了,但偏偏這配樂就能讓人馬上從這些情緒里脫離出來。再加上演員們的一口美音,由畫面堆砌起來的那一點舊式歐洲貴族范兒蕩然無存。
至于人物,總覺得演繹得性格不夠豐滿。其余也沒什么可說的。只能說,是沖著畫面美感看的這部片。
節(jié)奏很慢~
到了最后一個小時才講瑪麗登上了皇后寶座~所以在有限的一個小時里,
要講的內容顯得多而雜亂~從開始的不停沉迷于燈紅酒綠的生活到回歸大
自然再到遇見了那個“大情圣”,夫妻倆各自偷情,到法國人民從壓抑到
反抗~到最后的不知所云的“我要向我的宮殿告別”~至于我最想看的情
節(jié)路易十六瑪麗皇后被送上吊頭臺卻沒有!
飾演瑪麗的這位女演員并不適合演《絕代艷后》,她的外表并沒有讓人驚
艷的感覺,相反,我認為比較小家碧玉~
布景的確很奢華,但是配樂我認為還是太美國化、現代化了,不太適用于
此電影~
對這部片子,我覺得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編劇、剪輯、選角(說的
就是女主角,有人說皇后的女伴也比皇后漂亮)、導演……
因為最近在看法國大革命的史料,就順便看了下這部電影。此片基本依據歷史改編,沒什么太多凌空發(fā)揮的東西,但得分并不高,在有一段時間還惡評如潮,說它空洞華麗,言之無物??戳撕笥X得是不太好,但也沒那么差??吹贸鍪撬讲诲e的人的普通之作。我一直覺得鄧斯特非常顯老,也不好看——其實她有著小男孩一樣的身材和臉,都能這么顯老,也真是不容易。在這個片子里,她穿了那么多美麗的華服,鋪了那么厚的粉,還是非常顯老和不好看。按照中國老派梨園的說法,我真覺得鄧斯特老師不是個祖師爺賞飯的臉,但她還是很努力,掙著她的勤快錢,也不壞。
今天的人對瑪麗安東瓦內特和她的丈夫已經比較寬容了。百度百科上說,1993年法國慶祝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給路易十六的蓋棺定論是:“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和電影里的差別不大,路易十六是一個溫和,善良,文雅,又懦弱的老好人,喜歡倒騰鎖和五金,大概算是那個時代的理工宅。若身份是平民,此人會是一個大家都喜歡,風評不錯的好朋友。他不是暴君
“絕代艷后”女主所演繹的根本不是法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