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去西雅圖的途中看了“沖天”
由始至終沒有情緒的刻意的渲染
影片以敘述的口吻講述貌似最平常的事情
但我還是忍不住自己的情緒持續(xù)抹眼淚
要問生命是什么 多少人能回答出來呢
“我們?nèi)绻幸Q之為計劃的東西的話,那大概就是為國犧牲吧;代表我們諾言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存有一份遺囑”
“因為生命是這樣一個東西:已經(jīng)失去了,沒有人能知道它;沒有失去,沒有人會感到它”
23歲對你是什么意義呢,這些死亡的數(shù)字統(tǒng)計又對你是什么意義呢
想到頭,發(fā)現(xiàn)還是那句我希望世上永無戰(zhàn)爭。
但我也永遠記得這些“必須下定決心,斬斷自己的未來,才能讓他們所愛的人有未來”的我不知用何種詞來“注記”的,不該只用某種詞來概括的我感念的人。
我會在末尾附上林徽因的《哭三弟恒》全文,因為一句都不可省。那是為千千個飛行員所寫,他們?nèi)r都比她小,都還只是些平均年齡23歲的大孩子而已。
他們獻出生命,永遠無法再回來。我什么也無法為他們做。唯有退而求其次,去記念,去好好生活。
紀(jì)錄片是真實的,于是過于過于真切得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有幾次
“我們?nèi)绻锌梢苑Q為計劃的東西的話,那大概是為國犧牲吧。代表我們諾言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存有一張遺囑?!?br>片中有太多感人至深的話語,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有太多慷慨激昂的宣言,令人印象深刻,這句感人肺腑的飛行員自述,便是其一,它出自二十歲出頭的飛行員湯卜生筆下。
正如旁述所說,“在天空面對孤獨,回到地上來尋找依戀,他們的心智,或許如藍天一樣透徹單純,但他們的靈魂,有時卻深沉得令人費解?!?br>大多數(shù)的戰(zhàn)士們,到了二十幾歲就不再老去,他們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國家,給人民
沖天:在絕望當(dāng)中,只有天上飛過一架中國的飛機,這個時候,你才覺得中國還有希望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