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年輕人結了婚也很不自由,裝房子買東西,錢怎么花父母指手畫腳,各種干涉.
這一切源自財務不自由,經濟不獨立,因為你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自己掙得錢愛怎么花怎么花,沒人管的了。
歐美的孩子一到18歲就完全財務獨立了,讀大學都要靠自己貸款,經濟上跟父母完全劃清界限了。
讀不讀大學其實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一到十八歲一定要經濟獨立,越早面對社會對自己成長越有利。
就像前不久報道的父親不讓女兒讀大學的事,玲玲父親認為,如果女兒要讀大學,就應該自食其力,不應該要別人的錢。但記者表示,現(xiàn)實的情況是,玲玲現(xiàn)在如果靠打工,在開學前不可能賺到6000多元的學雜費。對此,玲玲父親把頭歪到一邊,過了好一會兒才說:“也是!”不過他稱,“我到現(xiàn)在,還是認為讀大學沒得用,但是你們的報道簡直是把我架到火上烤,我是肯定不會接受別人的資助的,我已經被逼得沒辦法了?!痹谡劻藘蓚€小時后,他終于同意玲玲讀大學,并愿意出第一學年的學費。而剩下三年的學費,他希望女兒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勤工儉學,“能掙多少掙多少,不夠的我再給她補…
感覺文浩好像是生活中的某位人士,有著極其相似的寫照一般,有點文藝,有點才氣,隨性大于隨理,不爭功名一般的向往自由,聲稱的瀟灑放蕩不羈固然是男人的一種魅力,只是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重追求輕物質的境界常被眾人視為不求上進,或者享樂主義責任感不夠。女人最需要男人給予的是心理上的慰藉關懷,即安全感,穩(wěn)定的生活穩(wěn)定的人生,充滿希望的生活,充滿希望的人生,足以。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扮演著多種角色,也就自然而然擁有著多種責任與義務,有時候大局面前個人理想需要做出一些退讓和改變,如何磨合找到個人與他人及社會共處的和諧法則是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和蛻變。
文浩是我喜歡的類型,也是面對以后人生會望而卻步的類型,現(xiàn)實不同于戲劇,覆水難收,不可倒帶,所以沒辦法像亞彤那般沖動和自信……
糾結著人生,糾結著每一步,跟著“理”字向前進……
不知道為什么這部戲就是那么小小的不寫實,但是也扣人心弦。每一段的故事,每個人,其實多多少少我們都是可以覺得有相似點。
最近幾天一個人安靜地把《離婚前規(guī)則》全部看完了,很揪心,很心痛。整部電視劇選取了目前社會的主流群體80后的戀愛、婚姻點例。通過一件件特別真實、現(xiàn)實的生活故事,向我們赤裸裸的展示了身邊80后的婚姻生活,沖動、天真、幼稚、自我,這些我們不曾意識到的共有的特點,讓正在人生道路上奮斗打拼追求幸福的80后,慢慢的頂不住工作、生活、親情帶來的各種壓力,逐漸迷失了自己感受幸福的心靈,他們迷失,找不到方向,迷茫,以至于世間最純真最彌足珍貴的真情一點點遠去。當真正的失去的時候,那種撕扯著的痛,那種悔,又讓他們漸漸明白并且意識到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在乎什么,然后開始成長,成熟,變得更加堅強,有責任感,有擔當。
個人感言:
感情不是兒戲,她是最觸動心弦,最致命的毒藥,任何人遭遇感情問題都無一幸免。
婚姻,更加不是兒戲,她是一份嚴肅沉重的責任。
幸福,沒有那么簡單。
摘錄:
1.文浩對亞彤媽媽說:不能因為自己婚姻不幸福,就來操縱兒女的婚姻,您別以為您女兒嫁一個旱澇保收的公務員,就能得到一輩子的幸福。那您對幸…
離婚前規(guī)則:溺愛孩子的陋習讓孩子既不獨立也無自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3004.html